檢察日報:“暴力執法”新聞反轉打了誰的臉
檢察日報:“暴力執法”新聞反轉打了誰的臉
“暴力執法”新聞反轉打了誰的臉
苑廣闊
既期待政府職能部門快速反應,及時公布真相,也希望網友客觀理性分析,不要憑空猜測
近日兩則“民警手銬騎車女子”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并被部分網友渲染為警方暴力執法。而實際上,兩起事件中的女子都分別涉嫌暴力抗法,其中一人猛踹執法民警襠部,另一人則抓傷社區安保人員后試圖咬執法民警的手(6月7日《青年報》)。
這兩起近期引發網友關注的新聞事件,最終都發生了“逆轉”:從網友批評與質疑的警方暴力執法,變成了當事人無理取鬧、不服從管理的暴力抗法,不知道那些當初不分青紅皂白就質疑的網友,有沒有被打臉的感覺。而根據以往的經驗,即便新聞發生了逆轉,不管是當初發布視頻的網友,還是傳播、圍觀的網友,幾乎無人為此擔責,哪怕是道德上的。
但必須承認的是,這樣的新聞逆轉事件,勢必會在社會上產生不良影響,也勢必會對新聞中牽涉到的有關部門或人員帶來困擾。舉個簡單的例子,當地交警部門在正常的執法過程中,對涉嫌違反交通法規的行人依法懲處,但當事人不予配合,甚至暴力抗法,結果被警方采取強制措施。而一些人只看到了執法過程中的某一片段,就草率得出警方暴力執法的結論,即便最后警方公布了完整的視頻,也進行了積極的回應,但很多網友卻可能只看到了當初不完整的視頻,而對于后期的完整視頻和警方回應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看到。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誤解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得不到消除。
現在的問題是,為什么事件明明有真相,也有完整的視頻可以證明,而在網絡上熱傳的,卻偏偏是一些經過“斷章取義”后的不完整視頻,乃至于對網友和公眾造成誤導,也損害了相關執法部門的形象和公信力?原因有很多,比如一些正好在事發現場的網友,并沒有看見事件的來龍去脈,也不了解事件的真相,而只看到當事人被警方采取強制手段,于是就進行了視頻錄制,然后把“片段”當成“全部”公布在網上,進而引發誤會。還有一種情況,一些微博、微信公號,他們知道事件真相,也掌握完整視頻,但是為了迎合網友和公眾的情緒,增加點擊量,追求眼球效應而故意公布不完整視頻,甚至給這些視頻擬定一些聳人聽聞的標題來吸引眼球。不管是哪種情況,客觀結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歪曲了事實,誤導了公眾,甚至還可能會因此而激化了公眾與執法部門之間的矛盾,挑撥彼此之間的關系,可以說危害多多。
與其任由新聞逆轉,不如等等事實真相。我們期待著牽涉其中的政府職能部門能夠快速反應,及時公布真相,回應質疑。同時,更希望廣大網友能夠多些客觀理性的態度,不要看到一段視頻片段就憑空猜測,人云亦云。即便你就在事發現場,弄清整個事件的真相之后再“爆料”也不遲。如果是有人故意散布、傳播各種虛假消息為己謀利,則應按照有關法律規定依法追究責任。
責任編輯:LI 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