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光熱發電有望成為主導能源
太陽能發電在我國的戰略地位正在變得愈加重要。2010年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提出要“開拓多元化的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市場”。今年剛剛發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也再次明確了要重點發展包括太陽能熱利用和光伏光熱發電在內的新能源產業。
中國電力科學院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胡學浩認為,由于太陽能熱發電和火電一樣是通過蒸汽輪機,加上太陽能熱發電帶有熱儲存系統,更有利于電力系統的穩定和調節。目前光熱發電價格與光伏發電成本相當,但是光伏發電沒有儲熱設備,而光熱發電可以采用儲熱裝置提供穩定的電力輸出。如果考慮儲熱裝置,光熱發電的綜合價格比光伏發電要便宜些。
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核電站事故引起各國政府及業內人士對新能源戰略的重新思考。核安全問題依然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在各國考慮削減核電發展計劃的同時,我國已經開始全面審查在建核電站并暫停審批核電項目。
相對于風電而言,國家在風電產業政策上的微調,已經通過此次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落到實處,未來不符合政策的風電整機或零配件制造企業,將不會再受政策鼓勵。風能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但風具有間歇性,且風速大小不穩定,因此風力發電產生的電能大小也不穩定。
據太陽能熱發電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電氣協會副理事長黃湘曾預測,如果到2020年我國達到3萬平方公里的太陽能光熱發電開發,將能夠解決全國總用電量的30%-35%,光熱發電市場規模可達22.5-30萬億元。據此推算,利用目前已有的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和年轉換效率,僅僅在我國約10萬平方公里的沙地建立電站,就幾乎可以滿足我國全年的電能消費。
有關專家認為,在全球低碳經濟與新能源革命的大趨勢下,光熱發電極有可能成為我國未來份額最大的主導能源。(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