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執法改革:理順職能 提升能力
文化執法改革:理順職能 提升能力
文化市場的健康繁榮離不開科學高效的監管。但長期以來,我國文化市場監管存在多頭管理、權責不明的弊端。2003年,作為文化體制改革的一部分,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正式開始,2009年全面推開,2012年基本完成。經過此次改革,原本分散在文化、文物、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版權以及“掃黃打非”等領域的文化市場監管權力和隊伍集中起來,規范了市場秩序。
但目前文化市場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如不良文化產品和服務時有泛濫,有害文化信息不斷出現,損害未成年人文化權益、侵犯知識產權等行為屢禁不止,迫切需要進一步提高文化市場綜合執法能力和水平。
今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的意見》,拉開了第二輪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的大幕。
半年來,各地積極落實《意見》要求,取得明顯成效。文化部于今年4月底舉辦了《意見》貫徹落實培訓班,各省區市文化廳局長、市場監管部門負責人、文化執法隊長約110人參加了培訓。文化部還牽頭建立了全國文化市場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信息溝通和工作協調。
各地也按照《意見》要求,提出了明確的“任務書”“時間表”。湖南省文化體制改革專項小組召開會議,提出要規范文化市場執法機構設置,統一機構性質、名稱,實行規范執法。要理順職能關系,明確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必須依據法定職責和程序履行職能。北京市制定了《兩辦意見任務北京市落實情況對照表》,目前正會同有關部門就20項重大任務開展調研,計劃形成《關于進一步深化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的實施意見》及配套文件,并于年底前上報。湖北、湖南、安徽、四川、廣東、福建、黑龍江、吉林、遼寧、青海、云南已完成本省貫徹落實《意見》初稿起草工作,進入意見征求階段。
文化部有關負責人指出,各類文化市場主體迅速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大量涌現,迫切需要創新文化市場管理體制機制,豐富方式手段。但我國文化市場監管力量相對不足。目前全國共有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3017個,編制是3.3萬個,而實際在編執法人員只有2.7萬名,人員不足、經費短缺等在基層文化執法隊伍中普遍存在,迫切需要各地加大投入,把執法力量充實起來。
(張 賀)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