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法草案首次提請審議 強化核安全防范措施
核安全法草案首次提請審議 強化核安全防范措施
10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首次審議核安全法草案,草案從管理體制、核安全責任、公眾參與和監督檢查等方面,對強化核安全防范措施做了規定。
草案專門就全方位核安全責任做出了規范,明確“為核設施選址、設計、建造、調試、運行、延壽、退役及核材料利用等行為提供設備、工程和服務等的有關單位,應當對其行為負相應責任”。
在核設施選址方面,草案提出,核設施營運單位應當在遵循調查、評估和審核程序,對地質、地震、氣象、水文和人口分布等進行科學評估,滿足核安全技術評價要求的前提下,向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提交核設施選址安全分析報告,經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查符合核安全要求后,發放核設施場址選擇審查意見書。此外,對于放射性廢物處置、核損害賠償等,草案也做出了相應規范。其中,關于核損害賠償問題,應當制定專門的核損害賠償法規予以規范。
為了強化核安全的政府監管責任和公眾對核安全的監督,草案設專章對信息公開做出了具體規定,進一步明確了公眾參與的有關內容。同時,明確了政府應當履行的監督檢查職權和責任、檢查內容和方式。
根據草案,國務院國防科技工業主管部門承擔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日常工作,牽頭制定國家核事故應急預案,經國務院批準后實施。省、自治區、直轄市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及承擔其日常工作的機構負責制定本行政區域內核事故應急預案和核設施場外核事故應急預案。國家建立核事故應急準備金制度,保障核事故應急準備與響應工作所需經費。草案規定,核事故的調查處理,由國務院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負責實施。
草案還明確,核設施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應當就影響公眾利益的重大核安全問題舉行論證會、座談會,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對依法公開的核安全信息,應當通過政府公告、網站以及其他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及時向社會公開。(王比學)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