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護林被證明可吸附清除PM2.5
“三北”防護林被證明可吸附清除PM2.5
據新華社電 蘭州大學科研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顯示,“三北”防護林工程對我國北方大氣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PM2.5具有一定的吸附和清除作用。此前,國內對“三北”防護林工程是否對大氣污染物有吸附和清除作用缺乏系統的研究。
研究基于長期數據模擬和觀測研究
這一最新研究成果基于長期的數值模擬和觀測研究,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馬建民和其團隊科研人員分析得出,與1982年相比,2010年“三北”防護林工程對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吸附和清除作用增長了60%。“如果按計量單位算,‘三北’防護林在1982到2010年期間對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吸附和清除達到了110萬噸,其中“三北”防護林的華北片區占總清除量的50%左右,可見“三北”防護林對改善中國北方空氣質量的意義。”馬建民說。
同時,研究發現,和1982年相比,2010年“三北”防護林工程對PM2.5的吸附和清除能力增加了30%。馬建民介紹,自1999年到2010年間,該工程清除了我國北方約3000萬噸的PM2.5,其中清除最多的地區是華北片,清除量達到PM2.5總量的0.9%。
團隊成員、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黃韜博士介紹,“如果沒有‘三北’防護林工程,三北地區對有機污染物的吸附或清除作用就會降低30%,對強致癌物苯并芘的清除將會降低50%。苯并芘是PM2.5中的主要有毒物質。”
到2050年建成時“清污”能力持續增長
科研人員的監測和研究還顯示,“三北”防護林內的大氣污染物比林外的污染物含量低。他們預測,“三北”防護林工程到2050年建成時對有機污染物的吸附和清除將繼續增長。其中,對強致癌物多環芳烴的吸附和清除作用較1990年相比將增長1.9倍。研究也發現,“三北”防護林工程在吸附和清除大氣污染物的同時,也排放了一定數量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異戊二烯。異戊二烯是PM2.5和臭氧的前體化合物。
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環境污染》《大氣化學與物理》《環境科學與技術》等國際權威期刊上。
“三北”防護林占我國陸地面積42.4%
“三北”防護林工程是我國在西北、華北和東北建設的大型人工林業生態工程,占我國陸地面積的42.4%,旨在改善生態環境。
馬建民、黃韜等科研人員建議:在“三北”防護林工程接下來的建設中,相關部門應考慮到不同樹種對大氣污染物的吸附和清除作用以及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排放作用,宜選擇耐旱、耐寒、既有利于吸附和清除大氣污染物、又能減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生物排放的樹種,以更好地發揮該工程的相關作用。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