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政府采購項目更要有責任心”
“參與政府采購項目更要有責任心”
——訪全國政協委員、山東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卞志良
■ 本報記者 耿丹丹
39年前,卞志良和妻子在炕頭上縫制了第一塊訓練墊子。此后,他的事業再也沒有離開過體育產業,憑著執著與堅守,把一個家庭作坊打造成了世界知名的體育產業集團公司。現在,冬奧會的成功申辦,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冰雪運動。
從國際賽事,到校用器材,泰山體育是政府采購市場的“常客”。“奧運品質,全民共享。”卞志良對體育事業的熱愛溢于言表。近日,《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對卞志良進行了專訪。
關于泰山:“從炕頭走向全球”
雅典、北京、倫敦、里約,連續4屆奧運會的器材供應商;服務了第十一屆和十二屆全運會、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北京國際田徑挑戰賽、南京青奧會、韓國仁川亞運會等;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他們器材上決出的金牌數占全部金牌數的40%以上,是迄今為止奧運史上最大的器材供應商……
1978年卞志良開始創業。據他回憶,他的第一單大生意是來自濟南警察學校的訓練專用墊訂單。卞志良把自家的炕頭當成車間,和妻子一針一線地縫制墊子。墊子做出來了,如何檢測安全性能呢?他把墊子鋪在院子里,自己從墻頭往下跳。他想,只要自己沒摔壞,墊子的質量就肯定沒問題。“檢測”證明,墊子的質量達標,于是,卞志良連忙趕著驢車從家走到濟南,費時一天一夜,把墊子保質保量地按時交到了學校,贏得了用戶的好評。
從此,卞志良堅定了從事體育產業的信心。1989年,泛太平洋柔道錦標賽在北京舉行,由于當時國際環境影響,大賽原定的進口墊子斷了貨,卞志良得知后,力排眾議,在資金十分拮據的情況下,無償為大賽捐贈了價值幾十萬元的體育器材,讓泰山的產品第一次真正出現在國際大賽賽場上。1990年北京亞運會,泰山集團成為多個大項訓練和比賽器材供應商,進一步確立了泰山集團的地位。
2004年雅典奧運會,泰山體育的產品首次亮相奧運舞臺。此后連續三屆奧運會,泰山體育都是官方器材供應商。2008年北京奧運會,泰山集團提供的8個大項、幾百種、幾萬件奧運器材,全部實現了“零失誤、零故障、零投訴”。2016年,泰山體育為里約奧運會和殘奧會一共提供了近萬件產品,涵蓋柔道、跆拳道、摔跤、田徑、自行車等11個大項。奧運會讓卞志良和他的泰山集團實現了高難度華麗轉身。從2004年到2016年,十二年見證了這個“中國制造”品牌從做產品到定標準的轉型升級路。
“以前是歐洲標準定天下,你的器材達到歐洲標準才能進入國際大賽,但這一次柔道、跆拳道、摔跤三個項目(器材標準)全部是我們中國人的標準。”卞志良介紹說,無論是安全性還是環保性,泰山體育的產品都超過了歐洲同行的標準,于是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決定以泰山體育的產品標準作為國際標準。
卞志良表示,金牌品質不是一天練成的,依靠科技創新,泰山體育才實現了由做產品向定標準的升級。他介紹說,自2008年以來,泰山體育集團每年用于創新研發的經費超過1億元。目前,泰山體育擁有國家體育用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體育用品行業內唯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6個國家級研發平臺,科技創新在泰山集團的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關于冬奧:“我們有能力成為冬奧會器材供應商”
隨著北京和張家口成功聯合申辦2022年冬奧會,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期,全民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高漲。
2016年11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國家旅游局四部委聯合印發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提出,到2025年,中國直接參與冰雪運動人數超過5000萬,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到2020年,實現冰雪產業總規模6000億元,2025年10000億元。中國冰雪產業市場有超萬億的潛能,世界各國躍躍欲試。然而,與夏季項目器材國產化率不斷提高形成對比的是,冬季運動器材市場幾乎是國外品牌的天下,特別是高端產品,包括國家隊在內的專業隊伍的訓練比賽器材全靠進口。“在冰雪運動裝備市場上,中國體育品牌寥寥無幾,歐美品牌幾乎壟斷了這個市場,價格昂貴。”卞志良介紹道。
卞志良認為,2022年冬奧會在中國舉辦,給國內的冰雪運動裝備制造業帶來了發展良機。他透露,成為2022年冬奧會器材供應商是泰山體育的戰略規劃之一,泰山體育正與瑞典、芬蘭等冬季運動強國的同行們合作研發新產品,預計明年年初就會推出。
“我們有能力成為冬奧會器材供應商,泰山準備好了。”卞志良自信地說。“我從事了體育相關事業已經近40年了,2022年的冬奧會,給我們體育產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國家提出了三億人上冰雪的目標,對于我們體育器材企業來說,可以拉動我們更多的產品和服務走向世界。”
他也呼吁體育、教育部門盡快出臺政策,大力推動冰雪運動進校園,促進冰雪項目普及發展,增強青少年身體素質,助力“3億人上冰雪”目標早日實現。“泰山集團有四屆奧運會經歷,創造了奧運奇跡,是世界知名品牌,我們同樣也希望為冬奧會作出貢獻。我們研發的冰雪包,重點是希望青少年接觸冰雪運動,早期教育,發現和培育苗子,為國家培養競技人才。”卞志良說。
關于政府采購:“不能只管當時,必須要有責任。”
提到政府采購,卞志良并不陌生,大到國際賽事,小到校用器材,都能看到泰山的身影。“‘公開,公平,公正’,是政府采購的原則,泰山參與了很多政府采購項目,比如校用器材、足球場地等。”在他看來,企業參與政府采購項目更要有責任心,尤其是校用器材,產品質量要好,服務也要跟上。“不能只管當時,必須要有責任。”樸實的話語,也透露著泰山體育的決心。
采訪中,他特別提到了足球場地建設。按照《全國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0年)》,到2020年,全國足球場地數量要超過7萬塊。規劃提出,每個中小學足球特色學校都要建有1塊以上足球場地,每個縣級行政區域至少建有2個社會標準足球場地,老舊居住區也要創造建設小型多樣的場地設施。目前,全國已有1萬塊足球場地,需新建和改造足球場地約6萬塊。這個市場潛力巨大,吸引了眾多企業的關注,市場亂象也開始出現。卞志良介紹道,足球場地建設安全當前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一是足球場地建設所使用的原材料國家安全標準低,有的甚至沒有國家標準,對有害物質限量檢測無界定,也無依據;二是場地建設招投標過程中,低價中標現象普遍,場地質量安全難保障;三是生產塑膠、草坪及工程施工類小企業眾多,供給水平低,服務意識差。
對此,他建議,由國家體育總局牽頭,聯合教育部、質檢總局,邀請國際、國內知名專家、院所、企業參加,聯合研究制定我國足球場地設施建設用材標準和建設標準。同時,完善和建立場地建設工程質量終身追責制度,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工程質量安全,落實誰招標,誰負責;誰驗收,誰負責;實行終身追責,不因職務變更而免責,強化各部門、人員的責任意識。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