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打破品牌授權銷售單一模式
【政策】
《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即將出臺
將打破品牌授權銷售單一模式
本報訊 記者張明柳報道 近日,商務部發言人孫繼文表示,《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已審議通過,將于近期發布。其中最主要的變化是打破了品牌授權銷售單一模式,實行多樣化銷售模式,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
老版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是2005出臺的,歷經12載,期間也不斷傳出要修改的消息,但夭折數次。老版辦法在規范汽車經銷市場方面確實有所作用,但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其短板也逐漸顯現。老版辦法核心是“品牌授權”的4S店經銷模式,即集整車銷售(sale)、維修服務(service)、配件(spareparts)供應、信息咨詢與反饋(survey)于一體的汽車授權經銷模式。4S店作為品牌汽車授權經銷商,身兼品牌汽車授權維修商及原廠配件授權經銷商。這種銷售模式確立了汽車企業絕對話語權和強勢地位。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隨著汽車市場進入微增長,汽車廠家與經銷商之間的關系日益緊張,摩擦升級。
在千呼萬喚中,新辦法終于有望出臺。按照商務部市場建設司有關負責人的介紹,新辦法包括總則、銷售行為規范、銷售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等6章共36條。其主要思路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的有關要求,打破汽車銷售品牌授權單一體制,發展共享型、節約型、社會化的汽車流通體系,推動建立健康的零供關系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加快推進汽車流通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汽車流通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新辦法還將在四方面實現改革和突破。一是打破品牌授權銷售單一模式。推進授權銷售與非授權銷售并行,實行多樣化銷售模式,促進汽車市場競爭,激發市場活力,發展共享型、節約型、社會化的汽車流通體系。這對于促進市場競爭、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二是促進建立新型的市場主體關系。以問題為導向,針對行業反映的突出問題,著力引導規范汽車供應商與經銷商的交易行為,保證交易公平公正,充分發揮零供雙方積極性,禁止供應商實施單方確定銷售目標、搭售商品、限制多品牌經營及轉售等行為,也禁止經銷商冒用供應商授權開展經營活動。
三是突出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堅持底線思維,注重創造良好的消費環境,把供應商、經銷商作為承擔售后服務責任的雙主體,要求經銷商明示服務內容和價格,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使消費者在購買汽車及售后服務中能夠明白選擇、自由消費。
四是加快轉變政府管理方式。取消了總經銷商和品牌經銷商備案管理制度,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從商務主管部門行業管理職能出發,要求供應商、經銷商在全國汽車流通信息管理系統報送基本信息和有關交易信息,明確監督檢查措施,對違法行為給予相應的處罰,有效遏制汽車銷售領域的違法行為。
針對新辦法將對當下的汽車行業造成怎樣影響這一話題,記者采訪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他認為,盡管國家放開了在汽車上面的授權經營這種做法,但汽車授權在汽車流通行業里還將是一個主流。“諸如美國等的發達國家,特許經銷商也仍是主流。” 許海東說。
據了解,美國大多數特許經銷商只做新車和二手車的銷售,不負責售后服務,少數具有一定規模的才會建有售后服務體系。國內4S店不做二手車銷售且業態較為單一,而隨著新版辦法的即將出臺推出,4S店模式有望發生變化。“在汽車銷售的市場形態上,將會出現更多的模式,除了電商、汽車超市等,甚至還會有更創新的模式,這些將完全取決于市場的選擇。”此外許海東還建議:“企業應當積極應對,盡快針對銷售合同中涉及經銷商約束的條款進行調整。”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