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科技”管住亂伸的“權力之手”
福建南平市政府采購網上公開信息系統正式上線運行
“制度+科技”管住亂伸的“權力之手”
本報訊 記者近日從福建省南平市財政局了解到,南平市政府采購網上公開信息系統(以下簡稱“系統”)已于5月1日在南平市市直單位正式上線運行,各縣(市、區)將于7月1日起運行使用。系統的上線運行,意味著南平市在采購領域進一步創新監管方式,運用“制度+科技”的新模式,對促進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解決好政府采購交易環節多、市場分割嚴重、行政權力干預交易、牟取私利等突出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數據顯示,從1999年開始試行政府采購制度直至2016年,南平市政府采購規模已達到35.6億元。南平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經管辦主任陳振東介紹說,快速增長的采購規模對于管理能力和規范運行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僅僅依靠傳統的工作方式方法,顯然已經不能適應推進政府采購改革與發展、促進廉政建設的要求。“另外,2016年市級政府采購共包括幾百種商品類別,4000多個采購項目,僅依靠采購監管部門的人力,較難實現全面覆蓋和實時監控。”
“在實踐的過程中,各級財政部門結合實際也開發應用了一系列管理軟件,但對管理交易系統總體規劃和業務基礎數據規范等執行力度不強。”陳振東說,由于標準不統一、業務流程相互脫節、系統資源不能共享,導致上下級財政部門之間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信息孤島”現象,降低了工作效率,影響了信息化建設的應用效果。
為此,創新監管使采購更加規范透明成了突破之舉。“系統由線下轉為線上,采購人的主體責任不僅得到了落實,還創新了監管方式。”陳振東說,系統包括公共服務、業務交易、監督管理三個子平臺,具備電子交易、監督管理、信息公開、分析預警、協作共享等主要功能,可以對采購需求確定、采購結果產生及確認等環節進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實時監控,實現采購活動有記錄、有痕跡、可追溯、可跟蹤。“一旦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都可以根據痕跡找到崗位責任人,而傳統的線下工作信息化建設比較弱,無法做到每一步留有痕跡。”
據介紹,新系統在整個采購環節設立了21個監察節點,77個關鍵詞條,當出現招標文件排他性、歧視性條款和供應商圍標、串標情形時,系統將會開啟自動預警機制。此外,通過采取多方相互評分的方式,建立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庫動態管理機制,嚴格按照標準和條件把好評審專家入口,及時將出現違法違規行為和不能勝任評審工作的專家清理出庫。同時,還加強系統的使用管理,實現系統隨機抽取、自動語音通知、名單加密控制,以避免采購人指定或變相指定專家,干預評審過程結果,管住采購中亂伸的“權力之手”。
據悉,政府采購網上公開信息系統是福建省財政廳在省紀委、監察廳的指導下,牽頭研發建設的。南平市近期特別舉辦了政府采購網上公開信息系統業務培訓課,對系統進行介紹和上機操作講解,以便使用人員盡快熟悉系統操作。
(綜合)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