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云峰:從邊做邊學到邊學邊做
龔云峰
從事政府采購工作,純屬偶然。1999年,江蘇省政府采購中心組建。適逢我國進行大規模的政府機構改革,而當時我所在的江蘇省國有資產管理局屬于撤并對象,許多工作都坐等機構改革后再進行。為了不讓時光虛度,我在對政府采購中心工作職責未可知時,就毅然報名參與其組建工作,也從此踏上了政府采購的“求學路”。而那時,我國的政府采購工作才剛剛起步。
回憶我的政府采購求學路,可以簡單地分為2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邊做邊學的過程。我到采購中心前的經歷,冥冥中似乎就是為從事政府采購工作而準備的。大學時,我讀的是物資管理專業,也就是計劃經濟時代人們常說的供銷存管理。畢業后,我在企業里做了6年多的采購和銷售工作,后來考上公務員,最后來到了采購中心。回憶與政府采購結緣之前的學習和工作經歷,都與采購有著一定的聯系,這也為我后來從事政府采購工作打下了基礎。
我一直認為,許多事情琢磨到一定程度,其道理都是相通的,而讓我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溝通的藝術。溝通在政府采購工作中非常重要,如果善于溝通,就能有效化解各方的矛盾,同時獲得大量有益的信息,這對我們工作的幫助很大。由于有著在企業和機關工作的經歷,我與采購人、供應商溝通起來都比較順暢,與人相處就更容易,有時候別人不理解的我能理解,或者經過溝通便能讓對方消除誤解。
剛接觸政府采購時,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當時,我們這些對政府采購一無所知的從業者試圖從所有能學到的地方學習,比如借鑒外省市的工作經驗、參考招標投標的成型做法等。但在學習初期,我們沒有過多的理論探討,只有學習、再學習,工作、再工作,現在反思,那段經歷其實就是一種原始的積累、思想的沉淀、理論的基礎。他山之玉,可以攻石,我們逐漸總結出了適應江蘇本地工作實際的文件、程序和制度,邊摸索、邊前進、邊完善、邊創新。采購項目也從簡單的貨物采購拓展到復雜的民生工程,從通用的辦公設備擴展到專業的特種設備,從單筆預算僅數千元發展到數十億元。
2002年6月29日,《政府采購法》正式頒布。對我而言,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我的求學路開始了新里程,并邁入到以邊學邊做為主的第二階段。《政府采購法》的出臺,意味著政府采購工作開始有法可依。于是,我一邊學習、對照法律法規的規定,一邊規范、完善具體采購的行為,一邊思考、總結聯系實際的理論。這個學習的過程既是對法律知識的積累,也是對政府采購的重新認識。如果說第一階段的學習側重于從實踐中學習,那么第二階段的學習就上升到了法律和理論層面。但是,無論是邊學邊做,還是邊做邊學,都離不開實踐。從實踐中學習,從法律中學習,從理論探討中研究,從實務操作到法律法規和理論研究,再到實務操作,不斷循環反復,大循環中又有很多小循環,這個循環推動著我的實踐經驗、法律知識、理論水平不斷上升。此后,我進行了一些政府采購實務與理論的探討與寫作,其實就是對學習的總結、回顧和反思。
在政府采購求學路上,有時會感覺枯燥。一份工作想要10余年來始終保持熱度不減,實屬不易,因為要不停重復相同的程序,向采購人或供應商解答已說了N遍的問題;有時也會感覺困惑,因為有些問題反復出現,卻在目前的法律法規中仍然找不到答案。面對枯燥和困惑,我只會稍做調整,但不會止步。當提出的觀點得到多數人的認同時,我會感到快樂;當參與的項目出現問題,我會更加努力。學習是一直貫穿始終的過程,我堅信,只要不停地去學習、去努力,終究會有收獲。
也許和其他同行的感受不一樣,對于政府采購工作,我觀其出生、伴其成長、盼其茁壯,因此不僅把它當成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更視其為陪伴終身的事業。當你為它奉獻出人生中最精華的10余年時間,傾注了大量、濃厚和熾熱的感情,你怎會舍得輕易拋棄、遺忘它,不認真澆灌、培育它呢?(本版采寫趙輝)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