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客車成競技主角
新能源客車成競技主角
——2017年北京國際道路運輸、城市公交車輛及零部件展覽會觀察與思考
■ 本報記者 張明柳
近日,北京國際道路運輸、城市公交車輛及零部件展覽會開幕,新能源客車成參展商們競技的主角。未來,定制服務及智能化或將是突圍的出路。
新能源占比68%
本次展會以“創新發展 綠色出行”為主題,包含了客車行業的整條產業鏈和最新技術產品,有近120家企業參展。從動力類型來看,參展車型包括純電動、傳統動力、混合動力以及氫燃料電池客車。新能源車數量占本屆參展整車總量的68%。
從車輛用途來看,新能源公交車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其次是客運和旅游細分領域以及公商務用車領域用車等。
車展上,比亞迪發布了2017款K9、K8兩款純電動客車新品及客車C8等產品。宇通攜5款產品亮相,包括在上海運營的雙源無軌電車、6.5米純電動客車等。銀隆展示了純電動觀光鐺鐺車、雙層純電動客車、12米純電動客車和13.7米BRT等6款車型。成功聯姻東旭廣電的上海申龍則攜帶了包括純電動和混合動力兩種類型的四款新能源客車產品。福田歐輝更是發布了BJ6852氫燃料城間客車,吸引了諸多眼球。除此之外,海格客車、珠海銀隆等多家客車企業也都攜帶新能源客車參展。
企業的研發熱情源自于穩定的政策推動。近年來,為支持新能源客車的發展,政府在產業發展、科技創新、財稅優惠等方面初步建立了政策支持體系,涵蓋從研發、生產到推廣應用全產業鏈環節。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在政策引導和行業的努力下,自2012年以來,新能源客車產量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68%,市場占比從2013年的1%快速增長到2016年的27%。
智能化趨勢明顯
“前幾年,很多客戶會選擇補貼下線,即成本最低的車輛,而現在,這種情況大不相同了。客戶開始更重視調度成本和運營質量,轉向購置配置更高的車”。上海申龍客車新技術研究院院長宋一中告訴記者。也就是說,客戶已從單純被政策牽著鼻子走,轉向自發的內在需求而購車。
宇通客車在現場發布了智能公交運營整體解決方案,該方案包含車輛環境感知、車聯網、云計算、深度輔助駕駛等先進技術在公交系統上集成應用。宇通客車技術部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在智慧運營方面,可實現車輛全局控制與實時調度,涉及范圍包括監控、調度、機務;在智能交通方面,可實現車路協調與智能信號,可滿足智能客車優先通行,實現智能客車及通行效率大幅提高;在自主充電方面,采用自動泊車、自主充電,可動態控制網段內每輛車充電電流大小,實現多車協同充電的智能控制。
深耕車聯網領域的海格客車,發布了全面升級的G-BOSIII代智慧運營系統。海格客車介紹,G-BOSIII代基于三大應用場景構建三大平臺,一是二客一危監管平臺,二是新能源監控平臺,三是校車和班車的監管平臺。G-BOSIII代的升級,目的是強化道路客運企業運營安全水平、提高運營效率和經濟效益,提升整個行業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安凱在現場發布了高端客車A9,并將其視為開拓高端市場及海外市場的“利器”。
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公交公司的采購人員,大家一致認為: 2015年交通運輸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示范工程建設有關工作的通知》帶動公交智能化的建設,提高城市公共交通運營與管理效率。目前,公交公司也在進行內部改革,包括管理流程、車隊管理、機務等,這些都在推動著客運車智能化的進程。
客車智能化和安全性的提升會帶來新車采購成本的增加,但能降低車輛在全生命周期中的運營成本,特別是與安全運營相關的成本。智能化定將是未來客運車發展的趨勢。
快充、慢充各有千秋
在電池類型和充電模式方面,參展的36輛純電動客車中,配裝磷酸鐵鋰電池的車型有30輛;其中,有7款磷酸鐵鋰電池采用快充模式,有7款車型快充/慢充兩種模式可兼顧。配裝鈦酸鋰電池的車型有6款,且都為快充電池,全部是銀隆純電動客車。同往年相比,今年快充似乎成為“新寵”。
根據隨機采訪的反饋來看,公交公司也更看好快充。海口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陳先生告訴記者,由于土地資源寶貴,場站選址通常比較偏僻,如果選擇慢充,會造成大量的空駛里程。而快充占地少,充電時間短、利用率高,符合公交公司的運營特點。
但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技術部陳貞博士告訴記者,就目前技術發展而言,兩者各有千秋。“慢充和快充模式選擇,受地方電力資源和場站資源限制較大。對于場站資源和電力資源較為富裕的區域,快充可以延長車輛的日營運里程,但有些快充電池發熱量較大,對電池安全和使用壽命具有較大影響,對電池性能和電池管理系統要求較高;慢充可以延長電池使用壽命,可有效防止電池過充及發熱引發的安全隱患。”
對于慢充來說,電池續航里程雖是短板,但能最大限度利用低谷電,從經濟性而言,是快充無法比擬的優勢。陳先生也坦言,車輛采購都是定制化的,需要對路線進行調研,制定適用方案來進行招投標。因此目前來看,還沒到討論快充或慢充哪種技術路線更佳的階段,而是應因地制宜,針對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客運企業特點,提供定制化服務。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