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能源署署長:光伏電站高額補貼讓德能源轉型負擔沉重
德國能源署署長:光伏電站高額補貼讓德能源轉型負擔沉重
本報訊 近日,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邀請德國能源署署長安德烈亞斯·庫爾曼就德國能源轉型2.0版的實施現狀和未來展望進行了解讀。在回答能源轉型過程中的經濟性問題時,庫爾曼直言光伏電站的高額補貼讓德國能源轉型負擔沉重。不過,相信到2025年,成本將進一步降低,電價也會回復到高位,仍然有利可圖。
據了解,早在多年前,德國“能源轉型計劃”就以20年固定價格收購個人或公司提供給電網的光伏電量。2013年,德國對可再生能源的財政直接補貼達到180億歐元,2016年更達到250億歐元,固定電價補貼成為德國政府沉重的財政負擔。對此,庫爾曼直言:“德國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犯過的最大錯誤就是光伏補貼時間太長,削減太慢。要是早一點放棄固定電價,德國能源轉型的成本就不會這么高?!?/p>
2016年,德國確認終止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優惠政策,新的可再生能源政策于2017年生效。如果說固定電價補貼制度為德國打造了強大的可再生能源體系,那么招標電價制度則是德國電價制度走向更加市場化的必要手段,并最終達到確保投資者回報預期和通過電價協調電力系統風險的平衡點。庫爾曼舉例,在電價招標過程中,曾有一家海上風電企業報出了零電價的最低電價。這家企業認為,2025年海上風電的成本還將進一步降低,而現在電力市場的價格過低,預期電價將回到高位。因此他們確定即使報出零電價的最低電價,企業仍有盈利空間。讓市場尋找電價,招標電價制度在德國僅實行一年半,可再生能源價格已下降了10%-20%。
可以說,德國能源轉型1.0是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而德國能源轉型2.0則是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庫爾曼指出,全景式能源轉型的解決方案需涵蓋所有專業領域,只有來自各個領域自下而上的數字化創新,才能夠助力能源轉型。而能源轉型的下一個聚焦點就是城鎮能源轉型。
(本欄文字/本報綜合)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