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篇論文撤稿” 70余人將被通報批評
“107篇論文撤稿” 70余人將被通報批評
在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衛院士表示,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接收各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190840項,比2016年同期增加17997項。在談到近幾年國外核心期刊出現中國論文被“下架”的問題時,楊衛表示,將對七十多人通報批評。
申請同期增加近一萬八千項
楊衛表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深入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安排中央財政經費資助計劃248億元,比2016年的229億元增加8.30%。圍繞夯實科技基礎的戰略目標,統籌實施年度資助計劃,全面培育源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科技源頭供給質量和效益,更好發揮科學基金在科技強國建設進程中的戰略引擎作用。
2017年3月1日至2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7年度項目申請集中接收期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接收各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190840項,比2016年同期增加17997項。
楊衛介紹,截至2017年8月15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和相關管理辦法的規定,經評審,批準資助科學基金各類型項目40860項,直接費用1997346.66萬元,已完成全年資助計劃的78.29%。
計算機輔助指派系統學科全覆蓋
楊衛表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始終把維護評審工作的公正性放在評審工作的首位,持續完善評審制度。
一是強化依法依規評審。二是加強評審過程監督。楊衛介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嚴格按照相關管理辦法和規范性文件,強調專家依規自律,規范約束專家評審行為。繼續實行評審會派駐監督組制度,對于各類項目的223個會議評審專家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監督委員會共派出62人次開展駐會監督工作;推行評審會專家會前承諾制,今年共組織3125人次評審專家完成會前承諾;開展評審專家公正性調查,評審專家互相監督,并將調查結果反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各科學部,供其遴選評審專家時參考。三是進一步加強風險防控技術支撐。楊衛表示,今年通訊評審專家計算機輔助指派系統在各科學部得到了普遍使用,實現了學科全覆蓋,使用輔助指派系統的項目占比達到86.06%,比2016年提高了9.57個百分點。在信息系統中建立了包括痕跡管理、漏洞示蹤、數據防火墻等信息監管機制,厘清工作秘密的知悉范疇及時間期限,進一步強化權限管理。
五十幾位負責人被暫停申請資格
針對近幾年中國論文被國外一些核心權威期刊“下架”的問題,楊衛首先聲明稱,自然基金會的一些論文,這個提法不是特別的準確,但確實有被撤稿的論文是標注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的。
針對這個問題的調研和處理,主要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論文發現有學術不端行為、撤稿或者其他行為,如果標注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就要進行處理。第二種是這些被撤稿的論文,被用來作為基礎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就要重新審閱。
楊衛介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每年都有一次專門的記者新聞發布會,對當年學術不端的情況進行新聞發布。去年12月12日的新聞發布會,主要是針對BMC和斯普林格兩次撤稿,一次是41篇,一次是63篇。
楊衛稱,最近Tumor biology(腫瘤生物學)的撤稿正在進行調查,107篇論文涉及作者500多人,今年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項目有51項,這51項已經全部終止評審程序。在這以前申請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也正在進行調查。楊衛稱:“我們一共啟動了32個調查的案件,向26個項目依托單位發出委托調查函40件。”
楊衛表示,本月初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監督委員會會議上,全體委員對調查情況進行了討論,有關的處理決定將于近期通過基金委進行發文,對七十幾位相關責任人進行通報批評,取消五十幾位責任人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資格1到7年,并且撤銷四十多項已經獲得資助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文/綜合新華 中新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