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錘煉中推動電子化采購變革
【高端訪談】
宋春正
在錘煉中推動電子化采購變革
——訪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集團大客戶業務負責人宋春正
■ 本報記者 程志娟
三年時間,對于飛速更迭的互聯網來說,只長不短。經過一千多個日夜的錘煉,宋春正及其團隊對政府采購電子化改革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本期,我們與宋春正展開了對話。
找到政府采購的痛點
《中國政府采購報》:宋總,您好!三年來,京東大客戶業務取得高速發展。請您分享一下,目前京東在公共采購領域業務的覆蓋范圍。
宋春正:如你所言,三年來,我們的業務規模迅速增長。截至今年8月,京東在政府采購領域實現了與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采購中心、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的合作,同時完成了與江蘇省、廣東省、海南省、福建省以及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深圳市等政府采購部門合作。在公共采購領域,3大運營商、10大鐵路局、3大航空公司以及85%以上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均與京東實現合作。在軍隊采購領域,我們與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空軍五大戰區、海軍、武警、全國聯勤保障中心及各大軍事院校都展開了合作。
《中國政府采購報》:在公共采購領域業務拓展過程中,京東大客戶團隊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目前,最迫切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宋春正:最大的收獲不只是來自業務規模的增長,我認為,在產品、服務和業務模式確定后,市場增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們最大的收獲是團隊對企業級電子化采購市場的認知和理解更加深刻,是我們對用戶需求的把握和需求的挖掘更加精準。三年來,我們一直在做并且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堅持做下去的事情就是思考和尋找用戶的痛點,將真正的互聯網思維引入采購市場。
《中國政府采購報》:您認為電子化可以解決政府采購工作的痛點是什么?互聯網思維與解決這些痛點有哪些異曲同工之處?政府采購電子化在頂層設計階段應該思考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宋春正:我認為,政府采購想做電子商城的核心目的是兩個:一是讓采購更加透明陽光,二是為了讓采購更加高效。互聯網思維的六大特征:大數據、零距離、趨透明、慧分享、便操作、惠眾生,可以讓采購工作更高效、透明;同時,便于科學監管和更好地服務采購人。無論是自建采購平臺還是對接電商企業的采購平臺模式,全流程電子化和迭代思維應該是政府采購部門在規劃階段要著重考慮的問題。
并不輕松的改革
《中國政府采購報》:目前,政府采購監管部門在引入電商平臺時更期待建成“監管型的政府采購執行平臺”而非簡單的交易平臺,對采購平臺期許更多的管理功能,對此您怎么看?
宋春正:我認為這是個非常好的現象,說明政府采購決策者認識到了電子化能給政府采購工作帶來的價值。通過技術和大數據完全可以做到讓采購更科學、更智慧。全流程電子化采購可以完成從預算—計劃—交易—支付—資產管理到監督的全流程監督機制,實現全過程“可追溯”的監管。電子化平臺可以通過技術助力政府采購數據化轉型。一是采購事前的分析。二是精準的供應鏈,通過數據云進行智能補貨。三是數據可視化管理,對客戶的歷史采購數據、商品數據還有交易數據等進行數據挖掘,可以給采購決策者和管理者提供非常清晰的數據決策報表。
《中國政府采購報》:如何才能實現采購全過程“可追溯”的監管?
宋春正:現在有些在建或建成的電子商城形式上是好的,但是電子商城的建設目標一定要是對全流程全體系的服務,如果電子商城只是一個網站的話,那不叫電子商城。電子商城是從供應鏈的開端到結束端,從用戶點擊下單到接收,應該是全流程電子商務化。但是現在有些電子商城恰恰只是建了一個網站,大家只解決了商品錄入的基礎問題。如果政府采購單位點了單,后面的供貨商人工看到,在自己的ERP系統里下了單,再通過自己的線下物流一個個送過去,這個半電子化的流程效率很低也很難實現全流程可視化的監管。
《中國政府采購報》:現在從全國范圍內來看,比較有典型性的全流程電子化采購的平臺有哪些?您認為建設全流程電子化采購平臺最大的難點是什么?
宋春正:在省級范圍內,江蘇省的政府采購電子化平臺建設起步較早,目前,全部實現全流程電子化后采購效率提升的非常快。另外,天津的政府采購平臺已涵蓋了全流程的采購,從采購人委托到中心編制招標文件到供應商的網上投標;從專家的網上評標到中標通知書的網上發布及合同的網上下載,實現了全流程無紙化、電子化采購;在政府采購交易數據和評選信息方面也實現了完整的數據保存。電子招投標系統將所有的政府采購交易數據、商品信息、成交信息和專家的評審信息完整的進行數據保存,為大數據分析系統提供了數據架構和基礎。
從趨勢上來說,全流程電子化采購是解決政府采購痛點并優化政府采購工作的唯一模式。因為要優化和改變原來采購模式,而且涉及到政府采購各方當事人。現在,我們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對全流程電子化采購價值的認知以及做這件事的決心。值得欣喜的是,全流程電子化采購已成趨勢。
不斷自我超越
《中國政府采購報》:很多人認為,企業級市場是電商下半場競爭的戰略市場,作為京東大客戶業務的掌舵者,您將怎樣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
宋春正:我們用開放的心態期待與同類企業一起去開拓市場。企業級客戶對電子化采購價值的認知參差不齊,政府采購電子化進程中還需要兼顧和調整部分規章制度,配套政策的推進力度決定了電子化的改革進程。我們期待有更多的供應商參與進來,大家合力助推政府采購電子化變革。
《中國政府采購報》:企業級市場電子化采購因為客戶行業和特點需求差異很大,您認為電商企業如何規劃標準化產品和適應客戶差異化需求?
宋春正:目前,針對企業級客戶我們已經形成模塊化產品和解決方案。在搭建平臺方面,京東的核心訴求是成就政府,幫助政府搭建平臺,平臺本身屬于政府,架在政府體系內,并由政府管控。我們在政府采購領域的電子化交易可以模塊化、組合性輸出,包括區塊鏈技術服務、數據可視化管理、電子簽收、電子發票等。也就是說,京東在服務政府采購電子化方面實現了基礎設施模塊化。比如說,我們幫助天津市政府采購實現了無紙化采購,電子發票功能,電子簽章和電子合同也在很多地方實現落地。我們像搭積木一樣將模塊化的產品與客戶需求實現對接。
《中國政府采購報》:除了模塊化產品外,對于客戶提出的個性化需求如何滿足?
宋春正: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是互聯網企業的生命力。這兩項能力讓我們快速成長的同時不斷自我超越,同時我們也有了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的能力。
在與中國鐵路總公司交流時,他們提出讓京東把所有紙箱在各個鐵路局進行資源回收、可利用和循環再利用,我們快速響應并擴大紙箱回收的客戶范圍。再比如說,我們在全國范圍內推電子面單,快遞小哥送貨簽收的時候,客戶只需要用手寫筆在Pad上簽收即可以傳給我們的后臺,而不需要浪費紙張,同時也避免了紙質發票的保存問題。京東是全國第一家推行電子發票的企業,每年節省的發票就有5億-10幾億的面單紙,對環保有非常大的貢獻。
我們認為,政企采購電子化改革就是用技術驅動傳統商用模式的變革,并讓采購變得陽光、高效和低成本,這也是京東一直努力在做的。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