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委聯合發布公告:ICO定性為非法公開融資
七部委聯合發布公告:ICO定性為非法公開融資
ICO的瘋狂投機,終于引來監管風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在內的七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簡稱《公告》),對代幣發行融資活動給予了定性。
《公告》明確,代幣發行融資是指融資主體通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公告》要求,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護投資者權益,妥善處置風險。
七部委發布上述公告后,多個代幣品種急速下挫。其中Hshare(HSR)跌50%,VeChain(VEN)跌20%。火幣網平臺的比特幣人民幣報價一度下挫逾2000元,最低跌至26500元/枚,萊特幣、以太坊等主要數字貨幣均出現大跌。空中金融CEO賴效綱認為,之前炒得火熱的ICO被直接判定為非法集資,昭示著一些想要依靠新概念、新技術的幌子獲取暴利的企圖宣告失敗,同時這也展現出監管層面對于金融創新方面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
《公告》提到,近期,國內通過發行代幣形式包括首次代幣發行(ICO)進行融資的活動大量涌現,投機炒作盛行,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改編自證券界的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開發行)一詞,只是把所發行的標的物由證券變成了數字加密貨幣。進入2017年以來,ICO現象迅速升溫。
“虛擬貨幣”價格的急劇上漲,制造了“一夜暴富”的神話,ICO的急劇膨脹進一步加劇了這一投機炒作風潮,事實上,新增ICO項目大多與區塊鏈開發毫無關系,甚至一些傳銷組織也乘虛而入。此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已經發布《關于防范各類以ICO名義吸收投資相關風險的提示》指出,部分機構以ICO為名義從事融資活動,相關金融活動未獲得任何許可,其中涉嫌詐騙、非法證券、非法集資等行為。
(吳黎華 劉麗)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