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規劃編制已獲階段性成果 規劃出臺尚無時間表
雄安新區規劃編制已獲階段性成果 規劃出臺尚無時間表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19日,在河北代表團討論中,十九大代表、河北省副省長、雄安新區管委會主任陳剛回應雄安新區最新進展時表示,雄安新區的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啟動并取得階段性成果,為此啟動了22個專項規劃和32個專項研究。陳剛還介紹了雄安新區的規劃編制理念,并表示,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應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因此規劃的出臺目前尚無時間表。
陳剛說,十九大報告中,關于雄安新區的部署,有37個字,字字珠璣,重若千鈞。今年4月1日,黨中央正式公布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河北省作為雄安新區建設的組織單位,立刻啟動了各項工作。半年來,概括來說做了四件事:啟動了新區規劃編制,采取了嚴格管控,組建了新區委員會,開始了生態治理和植樹造林。另外,委托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作為牽頭單位,組織國內300多位專家和優秀團隊參與規劃,目前,規劃編制已經取得一些階段性成果。
對于如何做到高起點規劃,陳剛談了四點主要理念。首先要有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他表示,在人類發展史上,城市建設也僅僅幾百年時間,尤其是過去幾十年來,不少國家、不少城市在生態建設、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等方面積累了不少好的經驗,探索了不少好的做法,但也有不少城市留下了遺憾,比如說有的城市白天熱鬧、晚上空蕩,有的城市有空氣污染、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有的城市地上漂亮、地下不到位或是地下空間過于復雜,還有不少城市千城一面等等。
他介紹,雄安新區城市設計啟動國際咨詢以來,全球有180多個團隊報名參加,最終12個團隊入選并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城市設計和咨詢,產生了不少高水平成果,可以說雄安新區形成了各方支持編制規劃的格局,最終形成了22個專項規劃,32個專項研究的體系。
此外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如何以城市的尺度來證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雄安新區要回答的問題。”在談到雄安新區規劃理念時,陳剛堅定地表示,雄安新區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決不能因城廢淀。”陳剛說,雄安新區將利用好毗鄰白洋淀的優勢,讓白洋淀成為雄安新區一張亮麗名片。他還表示,雄安新區非常注重自然生態在整個雄安新區布局中的比例,“目前考慮藍綠空間比例不低于70%,同時劃定開發邊界和生態紅線。
”據他介紹,目前雄安新區水污染治理、植樹造林的工作都已經開始。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另一大重要指導思想,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雄安新區將通過在住房、教育、醫療、就業等方面的建設形成對北京人的吸引力,成為北京人心目中的‘小目標’。”陳剛說。
在他看來,雄安新區初衷就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而完成好這項任務的關鍵就在于新區對生活在北京的人是不是有吸引力。對于雄安原來的市民和農民,陳剛也表示,已經在研究相關政策,讓雄安人積極參與到雄安新區的規劃建設中。“我們將努力讓他們伴隨城市一起成長,有更多的成長感,有更多的獲得感。”陳剛說。
讓人期待的是,雄安新區還將是一座具有濃烈中國特色和時代風尚的文化新城。“無文化傳承,無雄安未來。”陳剛介紹說,雄安新區的規劃中,將堅持保護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近年來世界各地城市建設出現了一種常見現象,就是“千城一面”,到處是水泥森林、玻璃幕墻。陳剛認為,雄安新區在未來的城市規劃、城市設計中應當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不僅反映出白洋淀的水鄉文化,也要將其設計成對人友好、以人為尺度的城市。
(孫韶華 實習記者 黃可欣)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