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到2020年大中城市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70%以上
交通部:到2020年大中城市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70%以上
中新網12月6日電 近日,交通部發布《交通運輸部關于全面深入推進綠色交通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提到,到2020年,綠色出行比例顯著提升,大中城市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以上,建成一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意見》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行業在綠色交通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總體上看,交通運輸發展方式相對粗放、運輸結構不盡合理、綠色交通治理體系不盡完善、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等問題依然存在,難以有效滿足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意見》提出了發展目標。到2020年,初步建成布局科學、生態友好、清潔低碳、集約高效的綠色交通運輸體系,綠色交通重點領域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具體為:
客貨運輸結構持續優化。鐵路和水運在大宗貨物長距離運輸中承擔的比重進一步提高,鐵路客運出行比例逐步提升。
先進運輸組織方式進一步推廣。力爭實現2020年多式聯運貨運量比2015年增長1.5倍,重點港口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0%。
綠色出行比例顯著提升。大中城市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以上,建成一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港口岸線資源、土地資源和通道資源的利用效率明顯提高,交通運輸廢舊材料循環利用率和利用水平穩步提升。
清潔高效運輸裝備有效應用。交通運輸行業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數量達到60萬輛,內河船舶船型標準化率達到70%,公路貨運車型標準化率達到80%。內河運輸船舶能源消耗中液化天然氣(LNG)比例在2015年基礎上增長200%。鐵路單位運輸工作量綜合能耗比2015年降低5%,營運貨車、營運船舶和民航業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比2015年分別降低6.8%、6%和7%,港口生產單位吞吐量綜合能耗比2015年降低2%。
污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船舶水污染物全部接收或按規定處置,環渤海(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水域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與2015年相比分別下降65%、20%和30%。交通運輸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15年下降7%。全國主要港口和船舶排放控制區內港口50%以上已建的集裝箱、客滾、郵輪、3千噸級以上客運和5萬噸級以上干散貨專業化泊位具備向船舶供應岸電的能力。
生態保護取得積極成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符合生態功能保障基線要求。建成一批綠色交通基礎設施示范工程,實施一批交通基礎設施生態修復項目。
到2035年,形成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與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的交通運輸發展新格局,綠色交通發展總體適應交通強國建設要求,有效支撐國家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