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2%受訪者期待《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盡快落實
93.2%受訪者期待《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盡快落實
近日,教育部等十一個部門聯合印發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首次從官方層面界定“校園欺凌”,并明確了事件處置流程、懲戒實施欺凌學生的措施以及一些預防舉措。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22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9.4%的受訪者都經歷或目睹過校園欺凌事件,且男性(66.0%)明顯高于女性(52.0%)。93.2%的受訪者期待本次《方案》盡快落實,77.7%的受訪者看好《方案》對處理中小學生欺凌事件的指導作用。
59.4%受訪者經歷或目睹過校園欺凌事件
河北邢臺市民張麗存的侄子曾遭受過校園欺凌,“孩子和班上一個男生有過矛盾,后來那位男生因在校表現不好被學校停課。停課期間,那男生找了幾個外校高年級的同學堵在校門口跟孩子要錢,孩子沒給,就遭到了毆打。”她說,之后侄子上下學,其父母都親自接送。
民調顯示,59.4%的受訪者曾經歷或目睹過校園欺凌事件。進一步分析發現,90后群體比例(67.9%)顯著高于平均水平,且男性(66.0%)明顯高于女性(52.0%)。
“校園欺凌近兩年來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網絡上不斷曝光的各類校園欺凌事件觸目驚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學院犯罪心理學博士孫錦露介紹,美國有學者研究指出,中小學階段的校園欺凌事件會對受害者身心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在這樣的氛圍下成長學習,會危害學生正常社會關系的建立,影響學業。在具體影響上,受害者可能會產生曠課、逃學等行為,以及焦慮、沮喪等心理問題,嚴重的還會引起抑郁、自殺等。
“《方案》針對校園欺凌事件提出了系統化的懲罰措施和事件處理的責任方,這能讓施暴者及時得到恰當有效的處罰,也為受害者提供了保障。”張麗存認為,《方案》讓校園欺凌事件的處理更加公平。同時她也表示,《方案》在落實過程中,執行方的重視程度、執行力度、懲辦決心很大程度上關系著落實成效。
山西省高平市東方紅小學數學教師趙銘(化名)曾任多年班主任,她認為,《方案》雖然更具有針對性,但過于側重高壓。“我擔心《方案》最終會流于形式。就像現在抓學校安全工作,一些學校就會強調安全大于一切,卻忽視了自身應有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方案》雖然能夠增強家長對孩子的保護意識,但會否造成家長過于敏感,將同學之間的小摩擦看成欺凌,甚至束縛、挑釁老師的工作能力?”
“對于校園欺凌的防治迫在眉睫,盡快實施《方案》必要且重要。”孫錦露表示,全國研究校園欺凌的專業人員還較分散,水平也參差不齊,專業人才非常稀缺。“因此,我認為此次《方案》的落實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校園欺凌事件治理上,還要注重制度建設和人才培養,形成校園欺凌治理的長效機制”。
調查顯示,93.2%的受訪者期待本次《方案》盡快落實,其中47.8%的受訪者非常期待。77.7%的受訪者看好《方案》對處理中小學生欺凌事件起到的指導作用,其中22.3%的受訪者非常看好。
67.6%受訪者認為《方案》為相關事件處理提供了依據
此次《方案》對未來治理校園欺凌將起到什么效用?調查中,67.6%的受訪者認為《方案》界定了“校園欺凌”概念,為相關事件的處理提供了依據。其他還有對不同程度情節規定了具體處置辦法,可操作性強(58.8%),明確學生欺凌事件須依法依規處置,更有震懾力(57.4%),明確學生欺凌事件的處置以學校為主,避免管理缺位、不及時(47.9%),提出預防舉措和問責機制,有利于建立長效機制(31.0%)。
“校園里學生之間發生的口頭辱罵并不少見,有的案例發生得太頻繁、太惡劣,對弱勢同學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北京市初二學生蔣琴(化名)表示,此次《方案》將口頭侮辱等情況明確定義為欺凌,能保護平時受口頭欺凌的同學。
河北省某中學初三學生張凱波則認為,同學之間互相起外號等行為在學校很普遍,在現實情況中,處理起來可能有些困難。
“明確概念對于預防、干預欺凌問題非常重要。”孫錦露認為,相較于2016年4月出臺的《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以及11月《關于中小學生欺凌與暴力指導意見》,此次《方案》更加詳細、實際。“從‘校園欺凌’到‘中小學生欺凌與暴力’,再到‘學生欺凌’,概念界定比原先更嚴謹準確,更具有針對性。《方案》還指出學生欺凌的蓄意性以及惡意性,列舉了學生欺凌的常用手段涵蓋肢體、語言及網絡等,強調了欺凌對于受害學生的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危害,并嚴格區分與打鬧嬉戲的區別”。
她還指出,《方案》對學生欺凌治理的預防和處置做出了部署安排,對相關多部門的權責分工提出了對應要求。“這些進步與探索,是值得肯定與支持的”。
參與本次調查的受訪者中,00后占1.4%,90后占25.1%,80后占50.0%,70后占16.7%,60后占5.1%,50后占1.4%,其他占0.3%。受訪男性占52.8%,女性占47.2%。
(記者 杜園春)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