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采購牽動俄總統神經
一向以溫文爾雅示人的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在提起本國的政府采購時卻表現出了異常嚴厲的態度。
日前,梅德韋杰夫在發表預算咨文時特別提出:“需要從根本上重建政府采購體系。國際經驗證明,如果政府采購處于統一的體制環境中,那么國家對商品和服務的需要能夠得到更充分的滿足。”他還強調,必須限制不經過招標就做出決定的政府采購行為。
分析人士認為, 梅德韋杰夫做出這種表態,與近兩年政府采購領域頻發的奢侈腐敗案件密切相關。據俄羅斯國內媒體報道,2009年,俄羅斯聯邦內務部訂購了一張價值8.7萬英鎊的手工雕刻櫻桃木床,床頭板上鑲嵌有24克拉黃金。2010年夏季,俄羅斯聯邦財政部訂購了價值5萬英鎊的鍍金家具。該年,某州還發生了醫療掃描儀采購腐敗案件,當時該項目共花費了9000萬盧布,但實際市場價格只有1600萬盧布。今年4月,伊爾庫茨克市的公務員花費1萬英鎊訂購了25頂皮帽。此后,又有俄媒體報道稱,俄聯邦保護局曾花費6500英鎊為總統梅德韋杰夫的保鏢們購買德國產豪華浴缸,據悉,1個該浴缸的價錢相當于普通俄羅斯民眾的年薪。
而政府采購領域內的腐敗案件也讓梅德韋杰夫“抓狂”。據有關媒體報道,梅德韋杰夫去年10月份曾表示,俄羅斯每年僅因賄賂就損失200億英鎊,而國家采購機關是最容易引發腐敗的部門。去年,俄羅斯有6000多名官員因腐敗問題被追究法律責任。為有效打擊政府腐敗行為,俄國家杜馬曾提交一份有關使用測謊儀的法案,規定對政府工作人員進行不定期測謊。在今年年初對國家采購委員會5000多名工作人員的測試表明,70%的人存在問題。
頻發的奢侈腐敗案件,已讓俄羅斯政府認識到,這些事件并非偶然現象,而是出自政府采購體制的漏洞。據了解,1994年俄羅斯就頒布了《政府采購法》,將政府采購規章制度上升為法律,同時,制定了一系列分領域的專項采購法,聯邦政府也根據法律規定制定了一些決議。這些構成了中央級政府采購法律制度體系。地方政府按照聯邦政府采購方面的法律規定,制定了自己的法律和實施細則。俄羅斯政府采購法律制度規定: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要執行國家有關政府采購的法律;政府采購都必須有預算;政府采購要以公開招標方式為主,凡是達到國家或地方法律規定公開招標標準的采購,都必須公開招標;采取公開招標以外采購方式的,要經過管理部門批準。雖然有著相對完善的法律規定,但俄羅斯政府采購實行的是統一政策、分散采購的管理模式。俄羅斯政府采購管理部門為國家各級經貿部門,聯邦政府經貿部為最高管理機構,負責政府采購的政策研究制定、各部門采購需求、具體計劃的匯總統計、審批采購方式、審查合同是否合法、受理投訴事務(救助審查處)等。而具體的采購業務則由聯邦政府的90個部門各自下設的部門采購機構或招標委員會和專職工作人員自行來完成。這種操作模式客觀上增加了政府采購的監管難度,加大了采購執行操作的腐敗風險。(易舟)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