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發布2017電子政務基準報告
【國際縱橫】
歐盟發布2017電子政務基準報告
本報訊 近日,歐盟委員會發布了第十四份歐洲電子政務基準報告。報告顯示,歐洲電子政務持續發展,移動端公共服務興起,在線公共服務取得進步。
歐洲電子政務基準報告每年評估一次,對歐洲34個國家(歐盟成員國以及冰島、挪威、黑山、塞爾維亞共和國、瑞士和土耳其,在本報告中稱為EU28 +)的電子政務服務進行評估。
今年歐盟發布的電子政務評估標準選擇了在創業、失業和求職、教育、家庭生活四項與民生事業相關內容的數字化服務數量和質量評估結果,并對歐洲公共行政部門數字化轉型的狀況及進展做了介紹。
報告顯示,總體來看歐洲的電子政務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以用戶為中心”的公共服務正在崛起,這一范圍用戶使用平均水平達到了80%。在“以用戶為中心”的公共服務中整體在線服務可用率達到82%。在學習、求職、家庭、商業服務商的利用率分別為86%、83%、71%和87%。
此外,報告指出,雖然歐洲各國在線公共服務種類與數量日益增多。但仍需采取措施(例如更透明的交付程序和預先填充個人數據的在線表格)提高服務質量,改善整體數字服務體驗。評估“以用戶為中心”的一個元素是公共網站的移動友好性。如今用戶活躍在移動平臺,公共服務需要與用戶聯系。移動技術越來越成為公民尋求政府信息和與政府溝通的平臺。
透明度、電子身份識別(eID)和數據二次利用可信來源技(AuthenticSources)有待進一步發展。報告指出,提高在線公共服務利用率的一個重要障礙是服務交付流程中的交付時間、服務進度和服務表現缺乏透明度。隨著歐洲公民和企業日益增長的需求,他們希望了解自己獲得的服務的工作方式、處理時間以及個人數據的咨詢。提高公共行政部門與其國內外客戶之間數據和服務的透明度,報告認為這會提高公共行政部門的工作效率、提高問責度并有助于公眾對公共部門實體的信任。
除透明度外,電子身份識別和可信來源等技術(重要推動因素)的普及需要進一步加快。2016年,此類技術的普及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就兩年測量一次的時間跨度來看,進展并不迅速。例如,僅有約二分之一(52%)的公共服務使用了電子身份認證技術,47%的在線表格會預先填充已知的用戶信息。
跨境流動是歐盟2016-2020年電子政務行動計劃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實現數字單一市場的重要里程碑。實現跨歐洲的跨境流動一方面為公民在任何歐洲國家工作,生活和學習提供更多的機會; 另一方面可以使企業在歐洲各地開設店鋪,從而提高歐洲作為投資和開展業務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據悉,數字單一市場建設可為歐洲經濟每年創收4150億歐元,增加工作崗位,大大改善公共服務。報告顯示,參與評估的34個歐洲國家,本國用戶和國外用戶所得服務之間的差距正逐漸縮小,如今,五分之三(60%)的在線服務可跨境使用。跨境服務的使用率也取得增長(達到78%)。
為了在跨境交付中提供更多的在線服務,歐盟還致力于推動電子身份識別。隨著2018年9月29日電子身份識別法規全面生效,歐盟成員國將擴大對電子身份識別在跨境服務中的應用和認可。
(編譯/昝妍)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