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礙白云飛 ——白云飛的筆墨人生
【名家】
青山不礙白云飛
——白云飛的筆墨人生
十年,放到歷史的長河中,不過彈指一揮間;但對于個人而言,足夠為一生的命運軌跡增添別樣光彩。十年前,白云飛毅然放棄了在家鄉已有成就的事業和物質富足的生活,負笈進京,于中國書法院研習書法,開始追尋從小就萌發在心里的那個朦朧而又美好的藝術夢。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白云飛出生于太行山西麓的一個小山村,爺爺是村里的老會計,每執筆記賬,通過手腕到筆尖傳送著微妙的力度,一個個雋永秀麗的漢字在賬本上一一呈現。從看爺爺寫字,到自己執筆寫字,這是一種靈魂間潛移默化式的交融感應,如仲春穿堂而過的輕風,如深秋奔赴古城的陽光,溫柔而安寧。
在小學課堂上,白云飛的寫字水平已經脫穎而出,而且有著為整個鄉鎮五年級考試試卷刻蠟版的經歷,那個時候他上三年級。
1983年白云飛進入縣城上中學,遇到一位足以讓他銘記一生的班主任老師,書法寫作更為精進。同時利用節假日,白云飛開始跟隨縣文化館的老館長學習素描,進行了最早的造型訓練。到他十六歲時,書法作品便首獲人生第一獎:全縣教職工藝術創作書法類一等獎。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到現在他還保存著包括縣、市、省、國家級的獲獎證書厚厚的一疊。
白云飛畢業分配進入金融系統工作,漸漸地很少再拿起毛筆寫字。但是從小培養的書法興趣,尋求書畫藝術的夢想像一個火種蠢蠢欲動。
經北京朋友引薦,白云飛結識了在我國書畫印領域享有盛譽的李強先生,并聽從了他到中國書法院學習的建議,那個時候白云飛三十七歲。白云飛沒有猶豫,重新拿起毛筆做回學生。
白云飛說:“一個人能從事與自己愛好興趣相關的工作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生命會變得很有樂趣。”沒有了燈紅酒綠,也沒有了推杯換盞,白云飛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在自己關心、傾注的美好事物上,潛心研習書法,求知若渴,每天過得忙碌且充實,在書法院受教于王鏞、石開、劉正成、何應輝、沃興華、曾翔等書法界的前輩,書法技藝更為充實和精湛。畢業后他留校參與教學工作。
對白云飛的書法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他寫的一幅對聯:“凌秋白塔擎天立,照水枯荷抱月香。”非隸非篆,非楷非草,如白云飛所言,他的書法是對碑帖結合的一種探索。
豪爽的性子奠定了他書寫的風格基調,用筆樸實雄健,氣度恢弘遒勁,富有金石韻味。其運筆重勢,勢中求雅,書法風格寬厚而不失文氣,雄渾而不失優雅。
“縱向取法,橫向取意”是白云飛研習書法所貫穿的一個理念,如果將縱軸向看為歷史,那么橫向就是當代。向歷史上的古人學習法度、法理;文脈、精神,向當代優秀的藝術家學習好的氣韻、氣象。白云飛的學習書法之路,在古與今之間游走,碑與帖之間探尋,呈現出古今交融、碑帖兼備的書法風格,無論是單字結構還是通篇布局,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感悟,起伏、對比,既矛盾又和諧,字劃疏處可使走馬,密處不使透風,或險中求法,或穩中求雅,或有返璞歸真的質樸之態,或在法度之內頗有大張大合的酣暢之意。
在中國書法史上,清代誕生了許多碑學大師,如阮元、包世臣、康有為等,在他們的大力倡導下清代碑學興起。這在中國書法發展史上是一場重大的變革,扭轉了千百年來帖學書風的靡弱,也為書法創新和發展開辟了新的途徑,尤為重要的是其中“變”的思想對書法的發展、創新作用巨大。白云飛對清代的書法創新精神十分推崇,他表示繼承先人精華的同時也要努力創新,書法不是一味臨摹、復制,甚至照抄,更應該在傳統的基礎上體現出它的當代性,這也是他不斷探索的方向。
2011年,白云飛進入中國人民大學畫院進行山水畫的系統學習,于傳統、寫生、創作上刻苦鉆研。按照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王乘院長的講述,“白云飛在書法院學習與工作期間,已經初露其在山水畫方面極具天賦的端倪。”2012年白云飛拜李可染弟子王振中先生為師后,畫藝精進,得到老師極大肯定,后在老師的支持與鼓勵下,自己開設了“從書法到山水畫筆墨修養課題班”,這或許就是他一路走來的切實體悟:以書入畫,書畫同源、同體,無論書法還是山水畫,其核心都在于筆墨。對于白云飛來說書法與繪畫就像兩條可以相互借力的梯子,供其不斷攀爬一座又一座藝術的山峰。
中國畫在平面表現形式上以詩、書、畫、印俱全為其主要特征,在思想上是中國傳統大哲學環境的直接體現,強調畫家的筆墨情趣與外延的精神審美要求。
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齊白石的一句話將中國畫的天機道透:“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白云飛在教學之余,留出更多的時間外出寫生創作,他筆下的山水,有一定的寫實成分,但并不是“照片化”的客觀再現,而是將景融于心,心煥發出情感,這情感中有對自然的贊美、有對人生的感悟,在高度的凝練之后,通過筆墨將作品躍然紙上。白云飛偏愛水墨山水,線條行云流水,筆法極其凝練,多一點太擠,少一點不足,頗有情趣;整體畫勢,洗練鮮明,雄健厚重。
白云飛有個愿望:創作一幅太行山長卷,他說既然生長在這高高的太行山上,就應該為這片土地樹碑立傳。
(邵妙苗 胡松)
—白云飛—
山西武鄉人,文化部青聯中國書法篆刻藝委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美術學院特聘教授。現為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白云飛工作室導師、中國山水畫理論研究與創作實踐課題班執行導師。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