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達芬奇”密碼
本報記者 趙輝
在媒體的持續曝光和公眾強烈的追討聲中,一場“達芬奇”打假戰在全國打響。
保稅區“一日游”、虛假標注原產地、虛假宣傳……隨著達芬奇密碼的一一破解,消費者的心一次次被商家的“虛情假意”所傷,而進一步的索賠事宜似乎也迷霧重重。達芬奇事件不僅在家具行業引起震動,也引發了政府采購家具市場專業人士的熱議。雖然個人采購和政府采購有諸多不同,但對于家具這一消費品,如何確保產品質量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在破解家具采購的“達芬奇”密碼上各地也有不同做法。
“達芬奇”密碼為何難破
由于消費者和商家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消費者對產品的材質、安全性、產地等關鍵指標,既沒有足夠的知識,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和動力加以辨別。這就為廠家欺詐消費者埋下了隱患。在政府采購家具項目上更是如此,采購人缺少專業知識,采購需求不夠具體,在招標文件中技術標準不明確,家具制作涉及面料、油漆、填充材料、五金配件等多方面,因此生產企業如果在原材料采購和生產管理的任何環節質量把關不嚴,產品質量都將無法保證,對家具產品質量檢測和驗收環節從而成為一大難題。然而,這樣的難題是否無解呢?
在達芬奇事件中,在媒體進行曝光后的第一時間,政府相關質量監督檢查、進出口檢疫等部門就介入調查,并很快對問題做出了論斷。由此看來,監管本不是難題。但有專家分析說,達芬奇產品涉及海關、工商、質量監督等多個部門,這些部門各有各的職權范圍。然而,多頭監管往往產生的效果是無人(監)管,大家都不管。“只要真管,并有制度保障,其實質量關是可以把控的。”一位多年從事政府家具采購的業內人士分析說,由于政府采購的金額和數量相對較大,比起普通的個人消費者在驗收環節將承擔更少的成本。但在實踐中,家具采購的達芬奇密碼究竟為何難破呢?
在記者采訪中,業界人士給出的最普遍的問題即在驗收環節中誰唱主角。《政府采購法》第41條規定,采購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購代理機構應當組織對供應商履約的驗收。大型或者復雜的政府采購項目,應當邀請國家認可的質量檢測機構參加驗收工作。驗收方成員應當在驗收書上簽字,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可以說,從目前的政府采購制度建設來看,履約驗收環節的主要責任方為采購人。不少接受采訪的采購代理機構負責人表示,是否參與驗收取決于采購人是否委托。
解碼: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
話題到這里似乎又回到了原點,如果采購人自行進行驗收,由于專業知識的缺乏很難對家具材料的真假優劣進行辨別,偷梁換柱的現象難以避免。在家具采購的實踐中,各地都進行了不少創新,其中引入專業的第三方機構最受歡迎。
如安徽省政府采購中心對家具采購進行公開招標時,在招標文件中便明確規定采購人要對家具原材料進行進廠檢測,家具驗收時,應由采購人聘請省級質量監督部門的專項檢測人員對家具成品進行檢測驗收,所有檢測費用要包含在投標報價中。除了在招標文件中明確了采購單位要引入第三方檢測機構,北京市政府采購中心還采取了與采購人簽訂委托協議,由采購中心聘請第三方機構進行檢測驗收的辦法。集采中心由此承擔了更多的驗收職責。遼寧省政府采購中心去年出臺相關規定,在集中采購項目的驗收環節中扮演了總協調和管理的角色,將采購人、專家、第三方檢測機構等人員組織起來,進行具體的驗收工作,政府采購中心并不直接參與驗收。
作為第三方檢測機構,國家家具及室內環境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驗收的最大案例來自于2008年奧運會場館、奧運村所有家具和所有裝修材料的檢測驗收。據悉,這個項目的檢測驗收從原輔材料開始,到零部件生產,再到成品,監控時間長達一年半,可以說是全程監控的典范。類似這樣的全程監控對產品質量的監督無疑是有效的,但檢測驗收的戰線也被拉長。不少地方采取了破壞式對照檢驗方法,即要求供應商提供產品的數量為N+1,如采購需求為50張桌子,要求中標供應商提交51張,多出來的1張桌子可以用于破壞性檢驗。
破壞性檢驗對于個人消費者而言幾乎是不能承受的。消費者夠買達芬奇昂貴的家具,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對其品牌的信任。這種信任本應是商家給予消費者的一種莊嚴承諾,但當達芬奇違背了契約,逾越了底線,其所造成的信任危機也將導致品牌價值的巨大損失。當人們呼吁中國的商業道德亟須重建時,也期待中國能培育出貨真價實的民族品牌,這一愿望的實現離不開監管和執法部門積極擔當,持續有力。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