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扎在童年的部隊
【散文】
駐扎在童年的部隊
■ 春寧
昆德拉說:“人的一生注定扎根于童年和少年中。”兒時的故事總是生動、浪漫而又美好,乃至天真無邪、懵懂無知,清苦、艱辛抑或頑劣,都是長大后時時回憶和向人敘說的情懷。
在我的童年里,駐扎著一支部隊,總在不經意間從記憶深處跳出來狂歡,畫面清晰異常,回味綿厚悠遠。而認真去回想,卻又模糊朦朧,像縹緲的夢幻和久遠的傳說,在童年的故鄉氤氳娉婷,恬淡而溫暖。
似乎從記事起,這支部隊就駐扎在故鄉的塬上,站立于我童真幼稚的生活,在散淡平靜的生活中不時激起新鮮快樂的波瀾。
部隊駐扎在我們村子東南方向五六里的地方。平展廣袤的原野中,好大一片土夯的圍墻,方方正正的院子里樹木參天,果蔬蓊郁,一排排整齊的瓦房掩映其中。院子正西方是寬敞的大門,兩邊矗立著草綠色的崗樓,如同沉穩嚴肅、不茍言笑的麥垛,里面站著威武的哨兵。筆直的大路從門口理直氣壯地延展出去,與跨塬往來的南北大道相接,偶爾有軍卡車開過,突突突的叫囂后面,拖一條滾動翻卷、恣意彌漫的塵土方陣,帶著巨大的炫耀和豪邁。不時有官兵列隊行進,故意嚇人似的,會突然喊起“不三不四”,接著唱出整齊雄壯的歌曲,去了來,來了去,我們不知道來去的是不是同一撥人,也不知道他們從哪里來,要去哪里,只是眼巴巴地在遠處看稀奇。
那個年代,在我們那遠離城市、交通不便、經濟落后、信息閉塞、生活清貧艱苦的塬上農村,那一支部隊展現給我們的,是和當地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留存在記憶深處的,是有著無盡樂趣和美好的精彩片段。
去部隊看電影,是塬上平庸無聊生活中突起的一陣旋風。“晚上部隊要放電影了!”消息傳來,如暗夜中突然炸起燦爛煙花,驟然閃亮的五彩和光明,一下子照亮塬上散漫沉悶的夜空,打破太長時間的沉寂,即使待到精彩緩緩落幕,在鄉親們的腦海中,也會依然長時間留存著那短暫絢爛激發的興奮和酣暢。一聽說有電影,整個塬上的人都興沖沖地奔走相告,真正是所謂的“喜大普奔”,不啻于如今逢年過節的欣喜。
放電影,通常在部隊院內的廣場,有時在大門口的空地,兩根直立的木桿間拉起一方銀幕,就是天寬地闊的電影院了。在門口放映,沒有門崗的盤查,可以高高興興、大大方方地去看。晚飯要早吃,大人們提前收工,呼呼嚕嚕喝兩碗稀飯,急急火火三五成群地往部隊趕。我們小孩子們像跟屁蟲似的,緊緊拉著大人的手,打打鬧鬧,一路歡欣,緊趕慢趕去占據有利位置。所謂有利位置,其實就是銀幕前方靠后和兩邊的空地,中間位置是軍人們整齊列隊就座的區域,我們只能在邊邊角角席地而坐,享受饕餮大餐般興奮而忘我地觀看。
如果在院內,那就要頗費一番周折。首先要通過門口的哨兵。有時候,哨兵特通人性,不阻不攔。有時候,卻要認真盤查,這對大人來說可就麻煩了,經常會被阻攔在門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為咫尺之距卻苦不得入而抓耳撓腮。尤其是電影已經開演,里面熱鬧非凡,槍聲大作,被堵在外面的鄉親們只聞其聲,難見影像,急得以頭撞墻的心都有。這時小孩子們的優勢就顯現出來,趁哨兵不注意,嗖的一下,貓一樣的就溜進去了,哨兵對小孩子一般也會網開一面。
那時的電影,大多是打仗和抓特務的,要么槍聲大作,震耳欲聾,看得大家群情激奮、斗志昂揚;要么險象環生、懸念迭起,惹得大家心驚肉跳、提心吊膽。一場電影放映之后,大家會談論好長一段時間。
除了看電影,到部隊看打靶和撿子彈殼,一度成為塬上部分年輕人身份和能力的體現。
那時候部隊打靶并不多,好像也沒有什么正規像樣的靶場。偶爾打一次靶,通常在某條荒僻的山溝,且地點不固定。聽到槍聲,能偷偷跑去觀看,又能撿到子彈殼,那是非常值得炫耀,可以傲慢很久的一件事。村中的幾個叔叔,屬于這類有資本驕傲的系列,經常口袋里裝著幾個子彈殼,并時不時掏出來把玩一下,滿臉的傲慢與不屑,是一種居高臨下的優越,比現在流行的盤玩文珠和手把件可要拉風得多。
到部隊偷東西,驚險刺激卻又充滿誘惑。
環繞部隊大院的莊稼地,都是屬于部隊的。我們塬上人種麥子、玉米、紅薯、棉花等,只為溫飽奔忙。部隊是不用擔心溫飽的,他們種的是花生、向日葵等,這對我們塬上的孩子們來說,都是充滿口腹之欲的稀罕物。尤其院內的果樹,在夏秋成熟季節,對于周邊村子閑得無聊而又貪玩好動的孩子們來說,無疑是極大的挑逗。其實各村乃至各家都有果樹,但部隊果樹結的果子,因為沾著部隊的淵源,吃起來的感覺自然是和別處不同的!況且偷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并不只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是單調空乏生活中的一種樂趣,是主動親近部隊、挑戰自我、豐富閱歷、積攢人前夸口資本的一種特殊方式,是證明膽量和能力的一種體現,這是當時普遍而又真實的心態。
一次,鄰居大哥哥和幾個伙伴去偷部隊的花生,他一人沒能逃脫被當兵的抓到了,扣押到天快黑時才放了回來,而回來后卻如凱旋的將軍,兩口袋裝滿了葵花子,居然還是炒熟了的,那綿厚的焦香實在饞人,惹來好一大波的艷羨。那種長期的簡單生活育化形成的簡單想法,以及對快樂、滿足、幸福和生活的簡單理解和追求,隨著物質的豐富、資訊的發達和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變得可遇而不可求,成了隨風飄散,永難找尋的夢幻。
圍繞這支部隊,還有不少的逸聞軼事。當時總聽大人們講,部隊上有一個叫“老江”的(也可能是蔣或姜),每天早上都騎馬到我們村中遛馬,非常的招搖和拉風,那馬長得極其英俊彪悍,十分通人性、懂規矩,但我從來沒有見到過,只是聽說而已,像童年的幻覺,亦像道聽途說的傳說,但烙在記憶深處的印跡卻深刻而堅牢。
童年里的這支部隊,如嵌在塬上的一個特殊飾品,曾經與這片土地密切相關并生息與共,卻又似乎置身于塬外而與鄉親們的生活格格不入,每一點動靜都會在塬上的田野,在鄉親們的生活中、內心里,產生巨大的衍射和回響,生發持久的談資和傳聞,一度裝點并豐富著鄉親們單調乏味的生存空間,是物資匱乏年代難得的精神滋養和生活調劑,為平淡無奇的塬上生活平添了旖旎的漣漪和繽紛的色彩,鄉親們乏善可陳的生活便明媚靈動起來,滄桑沉重的笑容中多出一絲難得的輕松和明快。
不知什么時候,似乎一夜之間,這支部隊就撤走了。那個方方正正的大院逐漸孕育出一個新的村莊,部隊存留的痕跡越來越少,而關于部隊的記憶卻一直長在那里,生長在我們的童年。它帶給我們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每一個信息都延展著我們的見識,啟迪著我們的想象,不斷打開我們向外部世界瞭望的窗口,是我們童年天空絢爛的一抹亮色。
(作者單位:軍委后勤保障部采購管理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