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政采電子化建設的“工程師”之路
【高端訪談】
走政采電子化建設的“工程師”之路
——訪江蘇國泰新點軟件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素龍
■ 本報記者 吳敏
2018年,注定是很多科技公司值得紀念的年份。在這一年,京東20歲了,阿里巴巴20歲了,在政府采購界小有名氣的江蘇國泰新點軟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新點”)也20歲了!
正值國泰新點20周年之際,《中國政府采購報》記者前往江蘇張家港采訪了國泰新點總經理黃素龍。這位儒雅的商人給記者講述了國泰新點與政府采購的緣分。
一款工程造價軟件起家
與阿里巴巴和京東靠著馬云和劉強東單槍匹馬、九死一生殺出一片天地不同,國泰新點起家并沒有那么曲折,更多的是“背靠大樹好乘涼”,一路走來順風順水。
國泰新點背后的“大樹”是國泰集團。國泰集團在江蘇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以紡織外貿起家的大型集團。在1998年,那個以計算機軟件和互聯網為創(chuàng)業(yè)背景的躁動年代,國泰集團當家人也想在這個板塊試試水。于是,當家人慧眼識珠將一名有著計算機專業(yè)背景的曹立斌(現任國泰新點董事長)委以重任,給了他50萬元啟動資金成立了國泰集團的一家子公司——江蘇國泰新點軟件有限公司。于是,如此簡單,國泰新點就誕生了。
“其實,當年國泰集團的當家人在設立國泰新點這家科技類子公司時并沒有清晰地規(guī)劃做哪個方向?做什么領域?”黃素龍回憶到,雖然背靠國泰集團這棵“大樹”,但是集團的主業(yè)與科技完全不搭邊,除了資金支持,精神鼓勵外,集團對這個“兒子”幫不上別的忙,國泰新點的路還得自己走。
隨后,現任董事長曹立斌和早期的創(chuàng)業(yè)者一起著手研究公司未來的方向。經過市場分析,他們認為,公司未來主打的產品其銷售市場最好是政府,因為政府信譽高,回款有保障,能接受正版化軟件產品。而且在當時軟件眾多的情況下,用友和金蝶軟件發(fā)展迅速并脫穎而出,主要源于在財務管理領域對正版化軟件的接受程度比較高,曹立斌確立了公司產品的拓展領域須滿足資金有保障、能接受正版軟件兩大條件。
當時公司啟動資金就50萬元,靠自己研發(fā)產品在時間上和資金上都不夠。于是國泰新點公司就開始在市場上尋找滿足要求的,成熟軟件產品。他們找到了黃素龍,當時黃素龍正主持研發(fā)一款工程預決算軟件,該軟件剛巧滿足曹總對軟件產品發(fā)展領域的定位,雙方一拍即合,連人帶技術和產品一起加盟國泰新點。從此,開始了共同創(chuàng)業(yè)之路。”
經過20載的檢驗,證明曹立斌和黃素龍的判斷是正確的。過去20年正是我國工程行業(yè)發(fā)展最迅猛的時期,國泰新點乘著行業(yè)發(fā)展春風,從一款造價軟件開始一路向前,披荊斬棘,開拓了大量政府和企業(yè)用戶。“隨著計算機技術與互聯網的發(fā)展,工程建設領域的信息化也從單一的工程造價軟件向電子評標、全流程電子化方向發(fā)展。我們敏銳地捕捉到了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在國內率先提出了全流程電子化招投標的建設理念,并和南京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的領導一起,將該想法迅速落地,建設成功了在當時行業(yè)內極具影響力的‘南京市E路陽光網上招投標系統(tǒng)’。憑借我公司在大型軟件的建設經驗、招投標行業(yè)的業(yè)務積累和產品的先發(fā)優(yōu)勢,我司的電子招投標系統(tǒng)很快得到了眾多客戶的認可,在行業(yè)內樹立起了良好的口碑,市場占有率也一路領先!”
國泰新點與政府采購結緣完全也是順勢而為。2010年后,全國各地開始了公共資源交易的整合工作。有些地方將工程、土地招拍掛、國有產權交易以及政府采購等諸多業(yè)務整合到一個中心。在為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化平臺提供技術服務的同時,國泰新點開始了政府采購的電子化系統(tǒng)的研發(fā)。用黃素龍的話講,就這樣,國泰新點通過相關業(yè)務的延展,走上了政府采購電子化建設的“工程師”之路。
經過20年的市場洗禮,國泰新點得到了快速發(fā)展。據了解,迄今為止,國泰新點的客戶已遍布全國31個省市的9000多家政府部門,公司銷售業(yè)績連續(xù)18年保持在30-50%的增長,建成了張家港、蘇州、南京、合肥、鄭州、南昌六大資源中心,北京、上海、廣州、合肥、南京、沈陽等15個分公司,員工人數達4000人,去年合同銷售毛利突破10億元。
“如果說用一句話總結國泰新點的發(fā)展歷程,可以說是,選準方向,順勢而為,碩果累累。”黃素龍說道。
農村包圍城市
“我們在政府采購領域走的是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星星之火終有一天會呈現燎原之勢。”黃素龍對國泰新點的政府采購業(yè)務做了一個基本的判斷。
由于一級預算一級采購,各級政府采購信息化系統(tǒng)都需要各自建立,省市縣對信息技術服務的需求非常旺盛,因此國泰新點獲得了不少訂單。根據政府采購信息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國泰新點也陪著政府采購走過了兩個重要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政府采購辦公無紙化的內網OA系統(tǒng)建設,這個階段的信息化建設很多地方基本上已經完成。第二階段是政府采購的全流程電子化和政府采購的電商化平臺建設。2017年財政部副部長劉偉在全國政府采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明確要求加快實施“互聯網+政府采購”行動,大力發(fā)展電子化采購,充分應用新技術建設政府采購電子賣場,解決目前的“信息孤島”“協同不足”的問題。因此,很多地方電子化采購系統(tǒng)建設正在實踐當中。
國泰新點在為地方建設政府采購電子采購系統(tǒng)提供技術服務的過程中,找到了一些共性并開發(fā)了云商品庫服務和云價格監(jiān)測服務。黃素龍認為,目前政府采購電子化交易從供應商來看主要分為兩大板塊,一是當地的實體供應商,他們可以通過網上公開招標、電子競價或者電子反拍等多種形式參與政府采購電子化交易。二是現成的電商,用以解決大量零星的、限額以下的采購。采購人可以從多家電商提供的商品中選擇價格合理的產品。很多地方也稱為電商直購。由于各地電子化采購的共性中都涉及與多家電商的技術對接,于是國泰新點從這個共性的問題中組織大量人員與各家電商進行協商,開發(fā)出了統(tǒng)一的接口標準,打通各家電商,構建了新點的電商聚合平臺,方便了客戶對同一商品在各電商之間的價格比對,并要求各電商以比公眾市場更優(yōu)惠的價格為政府采購客戶提供商品,同時對接公共資源交易系統(tǒng),為政府電商化采購提供全方位監(jiān)管。為便于各地搭建自己的電商平臺,國泰新點提供了一個云商品庫,通過簡單挑選可迅速構建各地的地方商品庫,以快速構建各地的電商采購平臺。另外,通過大量的交易,沉淀下來的交易價格就是一個可參考的價格指數,國泰新點順勢推出了云價格監(jiān)測服務,讓政府采購電子化交易價格有了可比對的參數。
截至2018年6月,國泰新點已參與了20多個地區(qū)政府采購網上商城項目的建設,其中有16個商城已正式投入運營,其中包括了河北、陜西、安徽合肥三個省級平臺。到目前為止,在新點政府采購電商平臺上的總交易金額已經超過了19億,其中,2017年總交易金額為8.8億,而2018年上半年就已達到9.3億,政府采購的電商化模式已逐步開始被行業(yè)接受。
“有了云商品庫服務和云價格監(jiān)測服務以后,國泰新點為地方政府采購電商化提供的技術服務速度會更快,質量也會更優(yōu),我們服務的政府客戶也將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公司的定位是不做電商,永遠是政府采購電子化建設的‘工程師’,是政府采購部門電子化需求的技術實現者。”黃素龍始終不忘記的是自己的初心和定位。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gn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