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與人類消亡
【謎面·謎底】
生育率與人類消亡
■ 謝宗玉
又有學者發表宏論了,說因生育率劇降,韓國有可能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因人口減少而從地球上消失的國家,并且連具體時間都算出來了。
如果你經常讀書看報,就會發現,這種論調已不新鮮了。因為婦女不肯生孩子,以后,新加坡會滅國,日本會滅國,美國會滅國,甚至有十四億人口的中國,也會因女人生育的積極性不高,在若干年后,變得國將不國。
為什么會得出這樣的結論?他們是從大數據中推斷出來的。據去年權威統計,新加坡的生育率只有0.83,韓國也跌破了0.9。什么意思啊?就是說,新加坡一個女人平均只生了0.83個孩子,而韓國一個女人平均只生了0.9個孩子。中國即便開放了二胎,生育率依然沒達到預期效果。子宮就這樣白白浪費,不但沒有替不會生育的男人補齊人口差,連她們自己的繁衍任務都不肯完成。而從理論上講,一個女人如果不生兩個以上孩子,人口只會越來越少,人類最后就會消亡。正是基于這種推斷,不少人口學家、社會學家、教授或學者什么的,常常憂心忡忡,夜不能寐。
可其實,廣大人民群眾卻一點都不擔心,因為他們知道,人類是不會因為生育問題而消亡的。人類是一種有智慧、有情感、有判識的復雜生物,任何與他們相關事物的發展軌跡都不會是一根直線。那些專家,如果不是為了哄騙科研經費的話,那他們的智商很可能跌破了正常值90。他們得出的那個推論,就好像在說,這棵樹如果按照這個速度生長下去,一定會把天給捅個窟窿的。可實際上,沒有哪棵樹,能把天給捅個窟窿。
為了避免“人類滅亡”,專家們忙著找原因癥結,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又是一番熱鬧。他們認為,其一,女性生育率的高低,與擁有知識的程度成反比。女性的自主意識一旦覺醒,她們的子宮就屬于她們自己,不再屬于全人類。其二,長期以來,在就業、兩性觀念、社會福利等方面對女性的歧視或保護不到位,也是導致生育率低下的主因。把種種社會制度和風俗習性仔細推敲后,竟發覺現今世界上就“沒有適合女性生存的國家”。其三,“人口紅利”是屬于國家和社會的,但生育的成本和壓力,卻是由個人獨自承擔。所以人們的生育積極性不高。
為了佐證這些觀點的正確性,又是一大堆精準數據的羅列。這些原因癥結當然是存在的,并且占了很大比重,可如果專家們要就以上原因“對癥下藥”的話,肯定是起不到“藥到病除”的功效的,雖然不至于南轅北轍,但也不過是隔靴搔癢、隔山打牛而已。
在我看來,這其實根本不是一個什么了不得的大命題。不需要人類做杞人憂天式的預測和預防。至少目前的地球,是處在一種“人滿為患”的狀態。衡量經濟增速的GDP,其實與人類的福祉,沒有直接關系。所以靠“人口紅利”來促進GDP增漲,并不一定是與人類幸福配套的明智之舉。而很多人文理論,是不需要數據支撐的,只要憑主觀感受,就能輕易判斷。比如說,以現有的科技水平,假如地球人口減少三分之一,人類的幸福指數一定比現在要高!
北歐幾個國家的生育率之所以會領先全球,是因為那些國家的個人生存壓力沒有別的國家高。那里的人們不會覺得生命“擁擠不堪”,每個人不需要像“蛇陷”里的蛇一樣拼命掙扎,昂揚頭顱,才能冒尖出來。在那里,人與人之間,會因疏朗而親密。大多數人會在溫馨、舒適、快樂中度過一生。
全球的生育率之所以會下降,其實是人類集體潛意識選擇的結果。往大里說,是因為全球人口過剩了,出于對整體利益的考慮,人類自動選擇把人口降下來。往小里說,是父母不想因為生存壓力過大,讓孩子一生都要為一份像樣的生活而倍受煎熬,所以選擇不生。就這么簡單。為什么東南亞國家的生育率在急劇降低,最本質的原因是東南亞國家的人們對“活得太擁擠”感受最深!
關于未來的人口問題,我們其實真正要擔心的,是科技的不斷發展,導致教育期限的無限延長,教育成本的成倍增加,使得一個家庭根本沒有信心或沒有能力進行長期的教育投資。而在未來科技時代,一個受過“超高等”教育的人士肯定比一個中學畢業生更容易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并且,在財富、地位和榮譽等方面拉開階梯式差距。這時,對于一個家庭來說,要不要生孩子,就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了。
不但如此,當科技繁復到個體的人要窮盡半生,才能完成“規定學業”,才能在為“脫穎而出”而拼命苦讀的絕境下緩一口氣,那么,究竟有多少人愿意自己的孩子受同樣的痛苦呢?比如說,因科技的無限發展,必學知識的累積疊加,要把如今“煉獄般的中學六年”,延長到十六年,甚至二十六年,那么,大多數人類的意念中,還會有幸福感存在嗎?
科技無窮,人腦有限,人壽有限,當窮盡人腦和人壽,后人也無法攀登到前人的肩膀上,推動科技繼續前進時,人類也許只能將繁復的科技成果移交給科技本身——機器人,讓機器人帶領人類繼續朝著“幸福的彼岸”進發。可這樣一來,會不會有一天,我們這些生物人因為“愚笨”,集體淪為機器人的奴隸呢?
生物人類如果想絕對主宰自己的命運,就不能把人類的文明成果一股腦打包交給機器人。因為人壽和智力的有限,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一個限高線,而這個限高線,將會決定地球人口的總量。到那時,地球上究竟適宜生存多少人口,才會讓絕大多數人感到幸福?人類集體潛意識自會作出判斷,然后上下不斷調整。
當然,人類未來的發展,有N種可能性,但至少在我看來,要擔心的,都應該是由于人口過多、競爭過烈,致使地球因污染而毀滅,絕不會由于女人不肯生育,讓地球出現荒無人煙的局面。如果生存環境優越,生存資源豐富,或者說,如果社會能無條件地許給個體一個美好未來,那么生娃,生一大堆娃,永遠是雌雄異體的人類最幸福的事情之一。
(作者為中國作協會員,一級作家,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