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觀摩】天津經驗及相關問題業務研討會
【現場觀摩】天津經驗及相關問題業務研討會
編者按:7月29日,“天津經驗及相關問題研討會”在天津召開。這是《中國政府采購報》首次以“現場觀摩+業務研討”的方式就一個地方的改革經驗進行“解剖麻雀式”專題研討活動。天津經驗的核心是什么?改革動力源自哪里?除了對天津經驗進行探討,與會代表還結合自身的改革經驗對政府采購制度的發展進行研討。雖然研討會結束了,但是大家對改革的追問、思索和實踐不會停止……
【參會人員】
杜 強 財政部國庫司政府采購一處處長
楊芳珍 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采購中心主任
王力達 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主任
許建生 全國人大機關采購中心主任
李惠媚 北京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管理處處長
高曉東 北京市政府采購中心副主任
趙 謙 黑龍江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主任
莘澍鈞 上海市財政局國庫處(政府采購處)處長
孫昭倫 上海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
宋寶泉 安徽省財政廳政府采購處處長
姜 毅 安徽省政府采購中心主任
崔秀文 山西省太原市財政局政府采購處處長
于 安 清華大學教授
徐煥東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
栗慶林 天津市財政局政府采購辦公室處長
陳燕平 天津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
姚魚法 中國民主建國會天津市委員會
任大林 天津醫科大學國家示范教學中心主任
金 鑫 聯想集團京津冀大區大客戶總監
劉長利 天津愛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宏毅 山西省太原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
天津市財政局副巡視員 王世弟
“把政府采購當成事業來做,并獻身到這個事業當中,為這個事業盡心盡力,就會有壓力和動力。”
本版攝影/余波
【觀摩現場】
天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網絡監控系統吸引了與會者的目光。
天津市政府采購中心“項目關鍵環節預警系統”贏得與會者好評連連。
評標室里正好有項目在評標,讓與會者現場感受了一把天津評標現場的透明化。
【精彩觀點】
點睛天津經驗,暢想政府采購發展未來
■ 財政部國庫司政府采購一處處長 杜強
對于此次在天津的學習觀摩,我的感受跟大家一樣,很震撼。第一次看見地方政府采購能夠站在這樣一個高起點上。在這個過程中我在思考3個問題,這3個問題也提給大家。第一個問題,我們如何建立一個管和采統一交流的平臺。第二個問題,我們要思考一下天津經驗的核心到底是什么。第三個問題,天津的政府采購工作能夠發展到今天,他們的核心動力在哪里?任何一個改革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動力問題。
■ 清華大學教授 于安
天津市政府采購工作比較突出的特色是公開。公開是競爭的基本條件,但是現在有兩個事情要考慮,一個就是現在所采取的這些公開的措施,要分一下類,看哪些是法定的措施,哪些是實施性的裁量性的行政性的措施;另外一點,不同的公開手段方式,有可能形成不同的法律評價標準。我認為,天津公開的效果是好的,下一步要將公開在法律上進行定性分類,并將其提到制度建設的高度上來。
■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 徐煥東
我國要探索符合自己國情的政府采購模式,天津為此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為大家提供了借鑒。我國未來政府采購工作發展的方向,我總結為8個方面:一個綜合平臺、多個環節貫通、多家主體互動、多種方式監管、標準規范運作、公開透明競爭、批量集中實施、高效精細精心。
■ 中共中央直屬機關采購中心 楊芳珍
我來采購中心工作后,出來學習的第一站就是天津。這次再來,有很多感觸。其中之一,就是覺得我們下一步確實應該在標準化方面扎扎實實地做一下。天津這些年確實把采購的管理職能和執行職能運作得非常好、結合得非常好,我覺得天津集采機構能夠做到現在,跟監管部門在政策的指導和制度上的護航分不開。
■ 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主任 王力達
來天津觀摩學習,確實為我盡快入行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我一定把天津的經驗和同行們好的做法盡快地學到手,爭取能夠融會貫通到我們的實際工作中,讓國采中心的業務水平有一個新的提升。
■ 全國人大機關采購中心主任 許建生
來到天津觀摩討論,我的感受用3個關鍵詞來說:敬佩、啟發和思考。第一個是敬佩。天津的現狀對很多業內同仁來說,能起到一個很好的激勵作用。第二個是啟發。我覺得天津的經驗將會起到一個引領的作用。第三個是思考。思考實際上是一種觸動,就是說我們通過看、學、聽得到的東西,將對我們從認識上和理解上以及對今后發展的展望上,都產生一個觸動。
■ 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處長 高志剛
在天津觀摩和研討之后,我認為集中采購機構當自強。這個是現實的要求,也是政府采購改革的要求。在今年全國政府采購工作會上,財政部領導就講到,目前我們全國集中采購機構完成項目所占的份額,已經從過去的80%左右上升到“十一五”末期的86%左右。這個份額說明在整個政府采購當中,集中采購機構占據了主導地位,它的興衰可以說關乎到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的成敗。這就要求集中采購機構不能畏難、不能消極,要積極發揮能動作用。
■ 北京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管理處處長 李惠媚
來天津取經確實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我有一個感觸就是,公開是天津加強政府采購監管的一個有效的手段。另外,天津的供應商誠信體系建設也是非常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北京也一直想建立供應商誠信系統,如何建、怎樣落在實處,這次天津之行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借鑒。
■ 北京市政府采購中心副主任 高曉東
北京市政府采購中心剛成立的時候就提出應該像魚缸里的魚一樣公開政府采購全過程,我感覺天津做到了。通過這幾年一線的工作,我有一個體會,那就是政府采購公開招標應該是實質性的公開,就像天津現在這樣。此外,經過這幾年的實踐,我也一直在想可不可以嘗試一些區域的聯動。我認為今后尤其是在制度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給各地各級政府采購部門保留一個創新的空間。
■ 黑龍江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管理 辦公室主任 趙謙
天津現在在管采間建立了良好的溝通配合機制,這是最重要的。黑龍江也是一直在提倡這個觀點,辦和中心就是一家人。另外,我認為天津的工作做到了最大限度地公開和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他們建立了關于工作流程的規章制度,并且推出了流程控制、節點控制和時限控制,還建立起了預警機制,這些都能夠保證工作效率和最大限度公開之間并行不悖。
■ 上海市財政局國庫處(政府采購處) 處長 莘澍鈞
到天津進行現場觀摩學習,我感覺非常震撼。總結天津特色,我要用五個化來概括。第一個是需求公開化,天津將需求公開,從源頭治理、源頭管理。第二個是競爭充分化。第三個是環節流程化,中心整個工作流程中有172個環節。每個環節都能夠做得那么細。第四個是監督社會化。第五個是驗收制度化, 300萬元以上的項目全部都要進行驗收。
■ 上海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 孫昭倫
這次來到天津觀摩交流,我覺得天津經驗最核心的是3個力:第一,領導給力;第二,管采合力;第三,創新力。這次會議我的感觸也很深,會議主題非常突出,其次是與會代表的選定非常有效。會上的討論也非常有成效。
■ 安徽省財政廳政府采購處處長 宋寶泉
從天津的經驗來看,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把公開貫穿于政府采購的全過程。我覺得公開透明的同時,要確保這種做法達到3個要求。第一個要求就是要全面,第二個要求要真實,第三個要有合法性。所謂的全面,就是實質性的信息要全部公開。所謂真實,就是在公開披露信息的時候,所有信息必須是真實、準確,不虛偽。所謂要合法,就是應當遵守我們現有法律所要求的政府采購的公開的這些法定的程序。
■ 安徽省政府采購中心主任 姜毅
這次觀摩和研討,給我的收獲很大。我總結了一下,有3點深刻的體會:首先,政府采購管理部門與政府采購中心之間協調配合很重要。其次,天津通過自我約束提高了效率,通過諸多辦法明晰了權責。再其次,我想說一下從兩層含義上看天津高質量的政府采購工作,一是其自身的工作質量,條理清晰、全流程標準化。二是驗收環節做得非常好,充分保證采購質量。
■ 山西省太原市財政局政府采購處 處長 崔秀文
通過一天的觀摩和研討,我有兩句話要說。其一,天津讓“口號”從條幅上走了下來。另外天津經驗受到各方的贊譽,現場的供應商和采購人這兩方代表也用簡潔的話表達了對天津市政府采購工作的贊許和期待。這些都值得我們學習。
■ 山西省太原市政府采購中心主任 李宏毅
天津的這些做法,是我們二三線城市集采機構想都沒有想到過的,我們要將這些經驗很好地融入到實際工作中。我們很希望有更多這樣的學習機會,多出幾個業務骨干。我們還期待能夠得到更高一級部門的肯定,如果每年能在政府采購系統組織一個工作評比的話,相信基層單位的工作熱情和動力將會更加高漲。
■ 天津理工大學國有資產處處長 劉毅
在天津市政府采購中心的主頁上,有一句話:公開公平公正服務。我想從采購人的角度談一下對服務的兩個感受。首先,他們的服務貫穿于整個陽光透明的政府采購工作中。其次,他們對項目全程跟蹤,從委托到最后簽訂合同并驗收,中心提供的是全方位的服務。
■ 中國民主建國會天津市委員會 姚魚法
對天津的經驗我想說兩點,一個是天津市政府采購中心的陽光采購,另一個是監督員工作為陽關采購保駕護航。天津的政采監督員已達到300多人,我在監督崗位上10多年了,雖然監督員們都是兼職,但是出于對監督工作的熱愛、出于對政府采購工作的熱愛,我10多年來風雨不誤地完成了這項工作。
■ 天津醫科大學國家示范教學中心主任 任大林
我參加項目評審和論證已經有十五六年的時間,所以對天津市的陽光采購有著很深刻的理解。專家在政府采購評審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天津市目前投訴和質疑率非常低,我覺得跟專家的辛勤工作是分不開的。天津的專家需要4項全能,即熟悉政府采購法規、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精通專業知識并且遵守職業道德。
■ 天津愛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長利
作為供應商代表,我對天津市的政府采購用8個字來評價:清廉、公正、陽光、高效。市政府采購中心給我們提供的這個平臺,對我們來說既是試金石又是磨刀石。說是磨刀石,因為參加政府采購10多年來,我們的企業在這個平臺上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我們也在這種鍛煉中不斷完善自己。說是試金石,是因為你的企業行不行,拿到這個平臺上一比較就知道了。
■ 聯想集團京津冀大區大客戶總監 金鑫
天津市政府采購部門搭建了一個重視服務和溝通的平臺。在采購活動出現一些重大變化的時候,中心會主動跟我們供應商溝通,聽取供應商的意見。此外,天津的整個政府采購環節都是公開的,供應商可以全程參與。(整理 邢曉丹)
【現場花絮】
周黎潔
“記者”采訪
7月29日上午9:30,觀摩隊伍乘坐天津市行政服務中心大廳內的主扶梯來到二樓。左側墻上的大屏幕上顯示著“開標一覽表”,上面的信息正在實時更新,原來是一個項目正在開標。黑龍江省政府采購中心副主任馬曉明拾梯而上后,看看大屏幕,又看看大屏幕前的休息椅上坐著的幾個人,上前禮貌地問道:“請問你們在這兒做什么?”對方頗感意外,面面相覷后笑道:“我們是來投標的。”“那為什么坐這兒?天津的評標室不是向投標人開放嗎?你們為什么不去評標室聽聽?”馬曉明繼續問道。對方答:“他們做得都挺規范、挺標準的,進去也沒什么好聽的,坐這兒就成。”
從正對著主樓梯口往里,左側是天津市政府采購中心的評標區。29日上午,4個評標室中有2個正在評標。當觀摩隊伍魚貫離開評標區時,中直機關采購中心主任楊芳珍一直逗留在評標室。她仔細觀察評標專家是如何看投標文件、如何打分的。過了一會兒,她問一直坐在評標室里的2位陌生人:“你們在這兒主要看什么呀?”對方回答:“我們看看專家評標時是否有傾向性。”楊芳珍問:“專家就是說傾向性的話了,你們能聽出來嗎?”“當然能。”對方答:“標書就是我們做的,什么話我們一聽就能聽出來。”
觀摩,并非來匆匆去匆匆地走過場,除了看、記錄,他們還帶著疑惑去問、去思考、去討論。
■ 一路追問
29日上午10:30,從評標室出來,楊芳珍迎面遇上一位采購中心的工作人員,她馬上上前問道:“你們的每一位評標專家都要細看每一份標書嗎?”當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吃驚地問:“如果一個標有40個甚至更多的供應商投標,怎么辦?時間允許嗎?”這一問還真問出了新東西,工作人員介紹,在天津市的政府采購管理信息系統里有一個評標模塊,該模塊會將投標信息進行自動比對,大大減少了專家的工作量。“那在天津市,社會代理機構是不是也像你們這樣操作?”這可把這位工作人員給問住了。楊芳珍笑著說:“如果只有你們采購中心一家這么做,說明你們做得好,如果其他社會代理機構也這么做,說明是天津這個市場管理得好。”
在從評標區向辦公區走的路上,楊芳珍對記者說:“天津這套操作確實非常有創新意義,我們可不可以學、能不能上升到制度層面,這都是需要帶回去研究的。”
此時,財政部政府采購管理一處處長杜強正在和國采中心綜合處處長高志剛聊著,楊芳珍上前和他們說起剛剛她在評標室看到的情形,于是他們聊天話題又轉到了富有中國特色的專家決策問題上了。
這就是一路追問、不停思考的他們。
■ 朝氣 正氣 和氣
大家發現,無論是在評標區還是在辦公區,天津市政府采購中心的墻上掛著不少寫著錦言妙句的牌子。一路行來,大家饒有興致地念著牌子上的錦句。記者數了一下,大大小小的錦言牌大概有30余個,有鼓勵士氣、團隊建設的,也有宣揚政府采購“三公”理念的。
在主任室旁的墻上,杜強指著其中的一塊牌子說:“你們看,‘朝氣、正氣、和氣’,他們把‘朝氣’放在‘正氣’前面。這確實是一支朝氣蓬勃的隊伍。”
在對天津經驗進行點評時,太原市財政局政府采購處處長崔秀文又送了一對“錦句”給天津市:認真做事,就能做對;細心做事,就能做好!
■ “主任總是在現場”
臨近上午11:00,觀摩隊伍來到位于行政服務中心二樓的采購中心辦公區。一條不長的走廊里安排有8間辦公室,走過機房就是內審部,之后是評標和招標部、財務室、副主任室、主任室、接待室以及綜合部。此時,大門緊鎖的主任室引起了大家的興趣,觀摩隊伍里有人喊:“我們還想看看主任室……”
主任室的門被打開了。只見七八平方米的小屋里擺放著辦公桌、書柜和一組雙人沙發,陳設整潔而簡單,惟一“跳躍”的是辦公桌邊那簇落地生長的紅牡丹。由于空間太小,大家只能排隊陸續進去。“主任室太小了!”每一位出來的人都要感嘆一句。此時,中直機關采購中心主任楊芳珍說了一句引起大家共鳴的話:“這說明主任總是在現場,沒在辦公室。”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