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更溫暖的政府采購法律工作者
做更溫暖的政府采購法律工作者
■ 鄭梅清
初初相識,篳路藍縷
2017年3月,懷著在大城市拼搏一場的勇氣,我再次北上。面試當天,出租車在財政部傳達室門口停下,我跟著導航來到相距百米遠的國測酒店,3層電梯口貼著一張“政府采購投訴、舉報受理”的示意圖,3111房間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桌椅和案卷材料,凌亂無章,有兩名律師在材料堆里熟練地敲著鍵盤,他們便是一路同行的佳姐和鵬哥。
在我之后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新同事入職,但是幾乎每天又都有面試者和離開者,不用入職者和離職者這樣的字眼是因為好多人來了兩天就走了,來不及辦理手續。原因有很多,有不熟悉政府采購的,有懷疑這份工作是否有前途的,有嫌棄是非訴業務不能出庭展示律師風采的,有害怕案件多壓力大的。捫心自問,我最初選擇這份工作也是抱著試一試不行就換的心態,考慮到是大學老師信任并推薦我參加面試,我覺得自己應該有所收獲,而不是頂不住壓力落荒而逃。
這是一份既要與人,也要與文字打交道的工作。白天,我們大部分時間用于接聽電話、接待當事人、審查投訴材料、收發文書等;下班了,我們才終于有時間靜下心來研究案件、起草簽報、復核發文等。記得剛開始接觸案件的時候,因為不熟悉辦案流程,不了解政府采購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也不明白機關運轉和公文寫作,經常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出錯挨罵是家常便飯。為了盡快適應工作,也為了解決手上一個個疑難雜案,我們與漫漫長夜作伴,在孤獨中摸索前行。
家里親戚朋友也經常勸我,一個人在北京多不容易,女生不用那么辛苦。確實,遇見困難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會想放棄,想著回三線小城市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也挺好的。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時光是煎熬的,也是最難以忘懷的,就像創業初期一般,即使跌跌撞撞,團隊里每個人總感覺打了雞血一般,每天都斗志昂揚的。雖然手上案子很多、壓力很大,卻也是我們收獲最多、成長最快的時候,即使月月光,大家也能窮開心瞎樂呵。
克己修身,勇敢蛻變
政府采購市場從屬并依賴于全國整體市場環境,目前,全國市場監管領域出現的各種問題在政府采購領域也都存在。政府采購管理三處在財政部黨組和領導的關心支持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法律顧問,由律師團隊協助辦理法律程序性工作,建立專業化執法保障機制,推動法律法規嚴格公正實施。
因政府采購領域涉及多主體、多層次博弈,違法失信行為層出不窮,問題更是復雜多樣。在每一起政府采購投訴舉報案件背后,都牽連著政府采購項目能否順利開展,與國家利益息息相關,且涉及采購人、代理機構與供應商各方的權益保護,使得監管工作處于社會的風口浪尖,一舉一動都受到社會關注,容不得半點馬虎。
為提高法律顧問團隊的整體能力和素質,政府采購管理三處開設“財庫法”講堂,邀請知名法官、高校學者以及財政部相關領導講解法律、財經及GPA等方面的知識,鼓勵追蹤熱點問題做理論研究,觀摩代理機構實務操作等。作為法律顧問團隊的一員,我深刻感受到只有善于學習,勤于思考,精于歷練,無止境地提高思想境界,提升專業能力,才能做到縷清案情脈絡,準確適用法律,進而解決矛盾糾紛。
俗話說,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年輕人總要有幾次“熱鍋上螞蟻”的經歷。幸運的是,我在這里遇到了嚴師慈兄般的領導,他們毫不吝嗇地傳授知識,全方位培養,對我們不拋棄不放棄,讓我在嚴肅活潑的工作環境中體會到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快樂,也真正理解了好東西是聰明人下笨功夫做出來的。在這個過程中,我鍛煉了自己,提升了能力,拓展了眼界。一年前的我,是一個工作匯報不清楚,在公眾場合講話哆嗦的人。今天的我,褪去了往日的青澀和膽怯,多了一份成熟和勇敢,也能站在講臺上自信地講課、答疑了。
與此同時,政府采購投訴舉報處理工作直接面對市場,我們在辦案過程中也遇到過供應商、代理機構的請托。確立堅守底線、干凈做人、踏實干事的價值觀十分重要,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為此,政府采購管理三處帶領法律顧問團隊制定了嚴格的工作管理制度,規范案件處理各環節業務流程,明確規定風險識別及風險防控要點,強化內控管理,防范業務風險。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必須起模范帶頭作用,傳播正能量,堅決維護黨的原則和利益,不畏縮躲閃,不文過飾非;要抱著對事業、對同志、對自己高度負責的態度,牢記職業操守,堅守法律底線;要嚴于律己,干干凈凈辦事,清清白白做人,真真切切讓當事人在每一個個案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做好政府采購糾紛的裁決者和秩序的維護者。
腳踏實地,能打勝仗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政府采購規模不斷擴大,涉及領域越來越廣,采購項目不斷增加,供應商競爭意識和維權意識不斷增強,投訴舉報案件放量增長。近年來,財政部初步建立了體系較為完備、內部相互制約、引入專業律師團隊全程協助辦理法律程序工作的行政裁決制度。辦案人員和處理過程按“三隨機兩公開”流程實行,隨機選取收案人員、辦案人員和審查專家,保證“收案的不辦案,辦案的不定案”,主動公開辦案人員信息及案件處理結果,有效確保案件處理的公平公正。該機制在實踐中取得較好效果,有效維護了政府采購市場秩序,保障了政府采購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成為供應商信賴的維權渠道。
同時,為彌補現行政府采購法律規范的不足,解決政府采購領域個別存在的“同錯不同罰”的問題,財政部通過案例解讀專欄、信息公告專欄及指導性案例等拓展性工作,就典型、疑難問題進行解讀,以案釋法,加強社會公眾對政府采購政策法規的理解。供應商也可以從公開渠道獲知救濟途徑和執法標準,不僅對維護自身權益有很大幫助,也對結果形成合理預期。
2018年3月,財政部政府采購投訴舉報受理窗口正式投入使用。時值五四青年節,劉偉副部長到窗口視察,就工作機制創新、學習平臺搭建、律師團隊黨建等問題進行了調研,團隊成員倍感親切,備受鼓舞,工作學習熱情高漲。
規范的處理流程、明確的職責分工、完善的體制機制確保了財政部處理政府采購案件的高效率和高質量。2016年以來,財政部處理處罰決定被訴率為1.7%,且被訴訟案件取得了23連勝,進一步維護了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秩序,保證了市場活力的持續釋放。
仰望星空,兼愛非攻
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法院判決是衡量我們工作的一把重要標尺。第8期“財庫法”講堂邀請了北京市高院劉行法官,他在“我所認知的法律”中提到,法律是樸素的,不是萬能的,執法、司法人員要有一顆謙卑的心,理性地行使權力,既要重視主、客觀標準,也要注重人內心的滿足,在尊重的基礎上化解糾紛,做到既治“病”又治“心”。同時,法律要塑造糾紛背后的人和官民關系,不是為了讓當事人有挫折感,而是讓當事人對自己的行為有道德上的優越感。新的時代要求從無差別的、機械的執法到教育與處罰相結合轉變,從而更好地促進社會良善治理。
我國正處于社會矛盾多發、社會發展轉型的時期,傳統的命令型執法已與公民主體意識覺醒和服務行政理念興起的趨勢明顯相悖,兼具協商優勢和權威優勢的行政調解制度受到行政機關重視。行政調解是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以當事人雙方自愿為基礎,對矛盾糾紛進行調解,促使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化解糾紛的活動,具有成本低、專業性強的特點,有利于節約行政資源,降低對當事人的傷害。
今年9月,財政部“政府采購投訴調解機制研討會”在青島召開,會議邀請了司法部、法院、高校的專家及部分省(市)財政廳(局)的同志,對我國政府采購糾紛解決機制引入調解制度的建構進行了研討。通過加強政府采購領域的監管,更好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也要注重工作方式,對于不了解投訴程序的供應商要進行相應的法條釋明,解答困惑,避免投訴超過有效期限。在受理案件時,要認真審查材料,對于當事人表述不清的、有歧義的問題,要盡可能了解案件情況,履行一次性告知補正的程序。此外,通過建立政府采購信用評價制度,強化政府采購相關主體的信用意識和誠信行為,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政府采購市場秩序。通過公平的、可期待的市場環境和穩定的市場預期,使政府采購相關主體得到獲得感。
發出善意,會收回善意。法律工作者的心應該是溫暖的,不能偏離了法律維護公民權益、保障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本質,在依法的同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立足于人,立信于民,提高執法質量和效果,促進社會和諧。
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集體與個人的關系正如江河海洋與水滴的關系,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體是個人施展才華、實現價值的真正舞臺,個體只有打碎自己融入集體,無條件地關心愛護同事,才能演繹出無數的精彩。
目前,法律顧問團隊已經初步建成。我們要不忘初心,以高尚的正直品格、高度的敬業精神和高昂的工作熱情,繼續投身到工作中去,充分發揮律師的辦案能力,提供專業化的法律服務,保證政府采購投訴舉報案件得到公平、公正、合法、高效的處理,保護參加政府采購活動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為維護政府采購的良好秩序添磚加瓦。
政府采購是讓社會更美好的事業,對我而言,這不僅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份事業。在這里,我們解決疑難雜案,得到工作樂趣,獲得價值感;在這里,我們彼此關心幫助,得到家的溫暖,獲得歸屬感;在這里,我們學會去輕慢存謙敬,去浮躁存堅韌,去私念存公心,去怯懦存勇毅,我們都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作者系財政部法律顧問團隊成員,本文為作者參加政府采購管理三處黨小組會議的發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