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曝紅十字會捐建玉樹災區衛生院“5倍差價”事件調查
這是一份玉樹藏族自治州建設局文件,該文件顯示,治多縣婦幼保健院的建筑面積為1050平方米(8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光于 攝
新華網青海玉樹8月7日電 題:本不該產生的問號——網曝紅十字會捐建玉樹災區衛生院“5倍差價”事件調查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馬千里、姜辰蓉
7月31日,中國紅十字總會信息發布平臺公布了玉樹捐建項目的資金情況。隨后,一些網友發現,在公布的賬目中,不僅民房與衛生院建筑成本相差過大,而且衛生院之間建設成本也相差懸殊。這一情況立刻引發網絡上一片質疑聲。對此,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專程趕赴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對事件進行調查核實。
(核心網事)兩所婦幼保健院5倍差價引質疑
據了解,此次引發網絡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在雜多縣婦幼保健院和治多縣婦幼保健院。根據中國紅十字總會公布的信息,這兩所婦幼保健院的總投資均為1420萬元,但雜多縣婦幼保健院建筑總面積為1050平方米,治多縣婦幼保健院建筑總面積則為5600平方米。細心的網友發現,同在玉樹地區,同為縣級婦幼保健院,同樣的投資總額,但建筑面積卻相差5倍以上。以此核算,兩所婦幼保健院的造價相差高達5倍。
除此之外,網友們還對民房、學校和醫院之間的建設成本進行了比較,發現三者之間也有較大差異。
一家會計師事務所通過微博表示,玉樹震后所建衛生院建筑成本的預算“跨度”很大,最高的超過1.3萬元/平方米,最低的不到2600元/平方米,相差超萬元。“每戶民房平均建筑成本為16.68萬元;衛生院平均預算建筑成本為5324元/平方米,最高為13524元/平方米,最低為2536元/平方米;學校平均預算建筑成本為3792元/平方米,最高為5726元/平方米,最低為1407元/平方米。”該事務所并提請關注,民房、衛生院平均預算建筑成本相差較懸殊,且與當地房產價格相差較大。在隨后的微博評論中,很多網友質疑玉樹衛生院的建筑成本過高。
(記者調查)建筑面積統計錯誤導致5倍差價 醫院、學校本身建筑成本存差價有客觀原因
在玉樹州,記者見到了青海省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孫林。他說,事件發生后,青海省紅十字會高度關注,專門組成調查組趕赴玉樹對項目、資金及信息發布各環節進行調查。初步調查發現,中國紅十字總會信息發布平臺公布的數據有誤。實際上,這兩所婦幼保健院的建筑總面積均為1050平方米,因此,造價并沒有區別。
8月6日,青海省紅十字會辦公室副主任任富民在玉樹州災后重建社會捐贈資金管理中心辦公室門口展示3份證明治多縣婦幼保健院建筑面積的文件。新華社記者 吳光于 攝
青海省紅十字會辦公室副主任任富民說:“調查發現,這起事件是青海省紅十字會賑濟部的一名工作人員,在向中國紅十字總會報送材料時,數據錄入錯誤造成的。”他說,由于這名工作人對于玉樹捐建項目的情況不熟悉,把另一項目“治多縣人民醫院的建筑面積5600平方米”錯誤地輸入到“治多縣婦幼保健院”一欄。此后,沒有將材料送交主管領導審閱,而是直接向總會報送。總會方面也未與其他文件進行核對,造成了錯誤的數據最終被公布出去。
任富民向記者出示了2份文件。記者看到,在文號為“青發改(2011)76號”,《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達關于2010-2011年度玉樹災后恢復重建項目投資計劃的通知》的文件中,雜多縣婦幼保健院的建筑面積及投資總額分別為1050平方米和1420萬元,建設內容包括“土建、附屬設施及設備購置”。而在另一份文號為“青發改投資(2011)237號”,《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下達2011-2012年度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項目預安排投資計劃的通知》的文件中,治多縣婦幼保健院的建筑面積及投資總額分別為1050平方米和1420萬元,建設內容包括“土建、附屬設施及設備購置”。
在玉樹州災后重建社會捐贈資金管理中心,該中心主任丁強向記者出示的玉樹藏族自治州建設局分別對治多縣和雜多縣婦幼保健院建設項目的批復文件中,數據也與青海省發改委的文件相一致。
記者電話采訪了援建方青海海西州支援治多縣災后恢復重建工程指揮部工作人員田發偉,他在電話中也證實了治多縣婦幼保健院建筑面積1050平方米,投資總額1420萬元的事實。
孫林表示,這次事件是青海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失誤造成的,對此次事件表示歉意。從中暴露出紅十字會在信息報送、發布等環節存在不少漏洞。今后青海紅十字會將加強制度建設、管理建設,向社會公眾及時、公開、透明、準確、全面地進行各項信息發布。
那么,為什么民房、學校和醫院之間的建設成本有較大差異呢?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格扎說,網上質疑衛生院造價過高是種誤解,因為總會的信息平臺只有總投資,并沒有公開建設的具體內容。實際上,在這兩所衛生院1420萬元的總投資中,除了土建部分,還包括附屬設施建設和部分設備購置的費用。因此,并不能簡單地以總投資除以總面積的方式進行“造價”計算。學校也同樣存在設備配置的問題,所以才會產生衛生院、學校與民房的造價不同。
青海省紅十字會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4月14日玉樹州特大地震發生之后,中國紅十字會接收了國內外愛心人士與社會各界的大量捐贈資金。捐贈資金主要用于重建項目,紅會系統接收捐贈資金用于重建等項目共252226萬元,捐建項目92個。
孫林說,為確保資金安全有效、捐建項目進展順利,青海省政府抽調專人在省紅會設立了省級資金管理辦公室,玉樹州去年6月就設立了玉樹州捐贈資金管理辦公室,并層層在銀行設立資金專戶,資金實行全程封閉運行。下一步青海省紅十字會將繼續加大工作與督查力度,保證整個捐建項目進展順利與資金安全有效。
這是一份青海省發展改革委員會的文件,該文件證明,治多縣婦幼保健院的建筑面積為1050平方米(8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光于 攝
(反饋鏈接)問號的警醒:中國公益慈善事業亟待重建公信力
事實上,有關“5倍差價”問號事件的背后,是公眾對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的信任危機。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公眾對紅十字會等公益組織接連不斷的質疑表明,整個社會對公益事業有很大的期望。因此,中國公益事業要想走得更好,必須盡快重建公信力。這位業內人士建議,中國紅十字會應加強自身建設,通過與政府及其他NGO(非政府)組織的合作,創立良好的品牌,推動公益事業更好的發展。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副研究員尹小俊建議,中國公益慈善組織應從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公益組織對公眾需求的尊重在于秉持一種耐心、細致的工作態度及采取精細化的工作手法。同時,公益慈善組織還應建立與公眾日常聯系交流的溝通機制和互動平臺,厘清捐贈者與慈善機構之間的關系及其所處位置。慈善機構應遵循自身運轉的邏輯與回應社會需求的邏輯相互結合的規則,以幫助其更好傾聽公眾的聲音,并從公眾需求入手,評估公眾需求的重點和習慣,以一種服務公眾的狀態去滿足慈善公益事業發展的要求。
這是雜多縣婦幼保健院在建的工地。該項目與治多縣婦幼保健院在中國紅十字會網上公布的建筑面積和造價引起網友質疑(8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光于 攝
網上報道“會計師事務所‘挑刺’ 紅十字會玉樹衛生院建筑成本”的新聞(8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光于 攝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