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發布6項便民措施 信息化助力“放管服”
【熱點關注】
公安部:發布6項便民措施 信息化助力“放管服”
本報訊 記者程紅琳報道 11月29日,公安部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施行深化治安管理“放管服”改革便民利民6項措施。
通過深入調研,扎實踐行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公安部將實施多條便民措施,方便企業群眾辦事創業。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李京生介紹,公安部推出深化治安管理“放管服”改革便民利民6項措施,涉及簡化企業開辦程序、壓縮開辦時間,減輕企業經濟負擔,減免企業辦事證明材料,建立企業內部安全隨訪制,為群眾辦理居民身份證和居住證提供便利服務,優化戶政管理服務等事項。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近年來,群眾“吐槽”較多的辦證難問題,公安部已經借助信息化手段破題。據介紹,隨著公安機關信息化建設和政府部門間信息共享的深入推進,公安機關能夠通過信息系統內部查詢確認有關人員是否存在犯罪記錄,不再需要申請人提交有關人員無犯罪記錄證明。
據李京生透露,與前期推出的便利措施相比,此次推出的便民措施除了以問題為導向,進一步拓展了服務范圍,另一特點便是加強信息化應用。“這次改革措施中,包括公章刻制、保安服務等方面的部分備案事項通過部門間信息流轉備案。基于‘互聯網+戶政服務’工作推進,暫住登記實現網上申報。多項措施都涉及到了互聯網應用和政府部門間信息共享。措施出臺以后,可以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李京生表示。
據悉,近年來,一些印章系統承建單位利用公安機關建設推廣印章業治安管理信息系統之機,收取入網費、服務費等不合理收費,間接抬高了印章刻制價格。為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公安部研發了印章業治安管理信息系統軟件和印章刻制單位客戶端備案軟件,免費提供基層公安機關和印章刻制單位安裝使用,同時明確要求各地全面停止收取入網費、服務費等收費項目。為了完善單位和社區集體戶制度,公安部開發了在線申報系統,利用互聯網開展流動人口暫住登記在線申報,為企業用工落戶和暫住登記提供便利條件。與此同時,在完善戶政服務方面,公安部主動適應互聯網,開發網上辦事大廳、借助移動終端平臺,方便企業和群眾在線咨詢戶籍政策、預約戶政業務、查詢業務辦理進度等。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全國公安機關主動適應新技術,以科技創新支撐社會治安立體化防控體系建設,以信息化引領公安工作現代化。從推動基礎業務大集成到強化頂層設計,從深化視頻監控網建設應用到大數據思維下警務實踐的探索,掀起信息化建設浪潮。今年5月,國家移民管理局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網上提前預約服務,全國實施申辦護照等出入境證件“只跑一次”制度。為保證制度切實落地,國家移民管理局實行精準預約辦證措施:申請人可以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精準預約適合自己的辦證時間和辦證地點,合理安排個人時間,按照預定的時間到達出入境接待窗口提交申請。這一舉措既減少在出入境接待窗口排隊等候時間,也緩解窗口接待壓力。去年7月,全國公安機關在打通數據壁壘的基礎上,全面實施了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