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采購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整合“獻計獻策”(上)
為采購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整合“獻計獻策”(上)
■ 王增洪 鄧招芬
《關于印發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的發布對平臺整合提出了明確規劃和要求。經過多年建設,各行業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陸續建成投產,包含采購相關平臺。經了解,各采購交易平臺功能較復雜,業務場景多,用戶面廣,相對獨立又需要協作;平臺整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的、長期的工程,整合難度大。筆者結合多年采購實踐和信息化建設經驗,就平臺整合談談幾點個人看法,與業內專家進行探討和交流。
為貫徹落實《通知》有關部署,規范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運行、服務和監督管理,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4個部門聯合頒布《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以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納入規范化、法制化軌道,實現公共資源交易透明化管理,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效益,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
采購領域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既有國家層面主導建設的、也有各省市獨立建設的,又分為評審專家、電子招投標、公告資訊門戶、供應商等不同的業務范圍,整合起來難度較大。那么,如何攻克險阻,完成這一復雜任務?筆者從指導思想、整體思路與整合方案三個方面提出以下建議:
一、指導思想
《通知》的目的很明確,即“規范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運行,提高公共資源配置效率和效益,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交易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基于這個目標,采購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的指導思想應為:
(一)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入落實“放管服”改革。在開展交易平臺整合工作中,要始終堅持促進政府職能轉變,落實“放管服”的基本要求,逐步取消和限制對交易主體的各類違法和不當的行政干預,激發市場活力;構建以信用管理為核心,以信息化運作和大數據分析為支撐的監管體系;明晰平臺公共服務定位,明確信息公開、集中辦理、簡化流程以及網上預約辦理等各項服務要求。
(二)依托互聯網技術,統一規劃建設交易電子服務系統。在交易平臺整合中,要主動適應新時代信息化發展的要求,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主動引入云平臺和云服務等新技術,順應潮流提供移動互聯網接入和應用,使平臺建設從以往的有形場所向以電子化平臺為主轉變,統一規劃電子招投標平臺、評審專家服務平臺、資訊服務和運營監管系統等平臺的功能和范圍,確保國家與各級采購資源交易平臺互聯互通,打造縱橫貫通的全國采購交易平臺“一張網”。
(三)統一法規體系,著力推進資源整合共享。要建設統一的采購交易電子服務系統,首先要梳理國家及各級政府部門出臺的采購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辦法,逐步統一招投標、采購、評審專家管理和供應商誠信等業務流程和管理規則,夯實交易電子服務系統建設的制度和業務基礎。與此同時,要充分利用各類主體建設的場所資源,避免重復建設;鼓勵跨區域選擇專家,開展遠程異地評標評審,解決不同地區、不同領域專家資源不平衡問題;強調交易信息、信用信息、監管信息等信息全覆蓋,實現全國范圍內的采購相關信息交換共享。
二、整合思路
從了解的情況看,采購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難度大,如何立足國情、有效地推進整合工作?筆者認為應按照以下思路進行:
(一)政府主導,協同配合
采購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的建設和運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建成后,將有大量的政府或企業采購在平臺上運作,涉及采購金額大、關注度高,同時也是各利益主體交織匯聚的地方。因此,采購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建設和運營方必須是相對獨立的主體,且有很強的公信力;同時該平臺需不以盈利為目標,而著眼于提高全社會整體采購運作效率,降低采購實施和管理成本。綜上所述,從前期投入、社會公信力、運營推廣等方面分析,交易平臺建設最適合由政府主導。
(二)統一規劃、分步整合
由于采購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功能復雜,業務場景廣,用戶群體多,需要由多個平臺各施其責、相互支撐。架構如此復雜的采購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從建設整合到建成推廣需要多年時間,應采取“統一規劃、分步建設”的形式。先規劃建設電子招投標、商城云平臺等核心采購業務平臺,再分批建設采購精細化管理輔助工具以及統計報表等信息服務;先梳理明確統一的業務規則和平臺標準,據此整合國家級交易平臺,再逐步向省市級、外圍的交易平臺延伸。而且,在整合過程中嚴格按照既定的規劃目標推進,確保“一張藍圖干到底”。
(三)專職推動、高效協調
如前所述,采購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它不僅僅包含多項采購資源交易平臺的建設或整合,更重要的是國家及各級政府部門出臺的采購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梳理及整合。如果不同部委或省市政府關于采購業務的條款規定不一致、甚至有沖突,那采購資源交易平臺的電子化整合便很難推進、甚至可能成為空中樓閣。因此,需要成立專門的機構,負責梳理、優化全國各級采購規章制度,在各層面形成共識并貫徹實施后,以此奠定交易平臺電子化整合的基礎。隨后,該專職機構根據采購規章制度,結合全國采購資源交易平臺的建設運行情況,統一規劃設計交易平臺整合藍圖,報國家相關層面審批通過后發布實施。這項工作涉及面很廣,協調溝通工作量極大,推進實施阻力也不小,因此,需要一個強力的專職機構長期不懈、有條不紊地推進。
(四)功能完備、信息豐富
從專業領域看,采購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圍繞產品流、信息流、資金流和審批流展開。基于電子化手段整合的采購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必須要完整地支持采購業務流在各類參與主體間有序地運轉,使得采購單位、評審專家、招標代理機構和供應商等能便捷地在線操作,各業務環節能順暢銜接;同時又能讓監管部門通過平臺全面地掌握采購交易情況,并依托平臺的風險預警和提醒功能,快速識別采購交易中相關風險;此外,交易平臺還要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提供完善的采購信息查詢和豐富的統計報表功能,便于各類用戶群獲知采購交易情況。因此,整合后的采購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要功能完備,滿足各類用戶群的采購信息化需要。
(作者單位:中國銀聯集中采購管理辦公室)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