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下滑,新能源車發展趨勢保持樂觀
【一家之言】
補貼下滑,新能源車發展趨勢保持樂觀
■ 張澤明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國家對于新能源車的補貼下滑明顯,這讓對成本極其敏感的新能源車在銷售終端的成本劣勢進一步放大。然而筆者認為,新能源車在動力電池成本、續航能力、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又產生諸多可喜進展,這些進展將為新能源車的發展繼續注入強心劑,使新能源車產業發展仍呈樂觀趨勢。具體表現為3個方面:三元電池綜合供應指標日漸向好;新能源車綜合利用環境不斷優化;新能源車行業洗牌加劇,行業平均質量不斷上升。
首先,三元電池綜合供應指標逐漸變好。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主要采用兩種動力電池的形式: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其中三元電池日益成為主流,其正極材料由鎳鈷錳元素組成。據比亞迪汽車公關總監楊昭在央視《對話》欄目中介紹,目前國內主要廠商采用的是523鎳鈷錳材料,未來將采用622鎳鈷錳材料。這意味著正極材料中鎳的比例增加,從而導致電池導電能力更加活躍,電池密度會不斷加大。由于其制備能力要求較高,也意味著電池制備技術有長足進步。
三元電池續航能力也在進一步增強。從工信部2018年11公示的第21批《免征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目錄》中可以看到,2018年電動乘用車龍頭企業的綜合續航里程普遍超過400公里,已完全能滿足普通消費者,乃至網約車、出租車等營運需求了。
電池產量不足的問題也得到緩解。2018年6月,比亞迪又一座全新的動力電池工廠在青海正式下線,計劃在2019年全部投產后,年產能可達24GWh。據比亞迪方面規劃,到2020年,其動力電池總產能預計可達60GWh。屆時將比寧德時代規劃的50GWh產能還多10GWh。而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已占據著整個動力電池市場將近6成的份額,電池市場產量將大幅提升。
行業電池原材料的掌握也進入新階段,各廠商紛紛布局。寧德時代通過控股北美鋰業把控了上游鋰資源。同樣,比亞迪已在青海布下了格爾木、西寧南川以及海東臨空3個工業園,建立了動力電池全產業鏈。
同時,我國近年來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持續發力,陸續推出免征車輛購置稅、減免車船稅等多項優惠政策。各地也紛紛發出對新能源汽車減免停車費、不限行不限號、降低充電服務費等政策“紅包”,對新能源車配套設施建設也在不斷深入。新能源車綜合利用環境在不斷優化。以大連為例,該市日前公布了《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在2020年前,市區公交運營線路全部淘汰傳統燃油汽車;2025年前,實現全市網約車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同時,大連將加快新能源汽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市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大連還將加強與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部門銜接,建設新能源營運車輛監測平臺。
據統計,截至2017年,大連市推廣的新能源汽車超過7300輛,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達到5676輛。2018年大連市還更新新能源或清潔能源出租汽車1000輛。“十三五”期間,大連將新增2000輛純電動公交車,全市計劃建成電動汽車充電站130座、公共充電樁3210個、分時共享充電樁20050個。
管中窺豹,大連的發展可以看作是國內新能源城市配套全面發展的一個縮影。
此外,隨著新能源車行業發展,業內競爭日趨激烈,相關部門對新能源車企要求也愈發嚴格,促使這一行業平均質量不斷上升。
工信部2018年11月公示的《特別公示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第1批)》中,27家被特別公示的企業被暫停受理《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新能源汽車新產品申報。
與此同時,工信部公示了第21批《免征購置稅新能源汽車目錄》,共294款車型上榜,與第20批目錄的685款車型相比,縮水嚴重。同期發布的撤銷《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中,157款沒有銷售記錄的新能源車型不再享受稅收優惠。
從以上名單不難看出,行業競爭加劇,將跟不上發展節奏的新能源車產品將被淘汰出局。對于終端消費者來說,這意味著車型選擇度正從魚龍混雜漸趨集中,新能源車產品的行業平均質量在穩步上升,讓消費者的選購不再“亂花迷人眼”。
此外,綠色制造政策支持力度不減。2018年11月,工信部公示了《第三批綠色制造名單》,6家鋰離子電池產品入圍綠色設計產品。工信部還要求各地工信主管部門加強綠色制造名單與相關產業政策的銜接,引領本地區綠色轉型。這樣的政策對于對新能源車發展顯然具有積極意義。
與此同時,國家政策繼續以綠色證券的形式鼓勵新能源汽車行業,解決發展資金來源問題。根據2017年3月發布的《中國證監會關于支持綠色債券發展的指導意見》,綠色公司債券募集資金投向的綠色產業項目主要指向節能、污染防治等綠色產業。而2015年12月發布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15年版)》中也明確說明“清潔交通”包括新能源汽車推廣等行動。
由此可見,縱使行業補貼下滑,新能源車在眾多利好因素與全行業的共同競爭之下,將日益開拓市場,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選擇。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