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 歷
【我的父親母親】
農 歷
■ 付興奎
過去的日子就像溝底里流過的溪水,誰也無法將它灌回當初泛水的泉眼。只有初小學歷的父親,從來沒有讀過一首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詩句,一生都愛看《三國演義》的他,肯定也沒有在意過楊慎先生的那首開篇詞。在我的記憶中,父親對時間的態度,不是如釋重負般的僥幸,就是無可奈何的嘆息。在餓死人的年代,父親勒著褲袋一口氣供了七個學生,這是他一生干得最辛苦的事,也是他在老境里最自豪的事。對于父親來說,他最在意的不僅是備受村里人羨慕的兒女,還有那些長在地里的莊稼。在他的看來,提耬下種,除草施肥,收割打碾,各有各的農事,錯過了就無法彌補。
家里所有的書都被破了四舊,從集市上買回來的八分錢的農歷是家里唯一能夠看到的書本。在子女茂盛的村莊,很少有人能如數家珍般地說出孩子的年齡和生日,父親卻有點例外,他不像母親動不動對著三姐喊二姐的名字。因為家里有本能夠推算節氣和年齡的農歷,父親成了村子活得最明白的老人。村口的喇叭上天天喊著抓革命促生產的口號,村里的男男女女個個忙得昏頭轉向,至于家里的孩子什么時候入學,什么時候娶媳婦成家,大多數都是參照有農歷的人家的孩子來決定的。
八分錢的農歷中看不到彩色的插圖,封面和封底也沒有見縫插針的廣告,內頁里更沒有宜出行忌動土的說法。對于印刷農歷的人來說,毛主席語錄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綱,其他的東西全是目。節日節氣,諺語謎語,氣象知識,健康常識,過年寫的對聯,地里施的肥料,只要是印在農歷上的知識,沒有一個無用的。莊稼一枝花,全憑糞當家,糞是莊稼寶,種地離不了。全班同學使用率最高的大方格字,是當數學老師的哥哥從農歷上照抄的。天上鉤鉤云,地下雨淋淋。是鄉土版的氣象預報,也是莊稼漢對天氣的粗略判斷。麥苗蓋上雪花被,來年枕著饃饃睡。是糧食豐收的先兆,也是對來年生活的祝福。豬全身是寶,豬肉可以吃,豬皮能做皮鞋,豬鬃可制刷子,豬糞是最好的肥料。哼哼唧唧的老豬婆竟然有這么多的用處,咱以后拾豬草的時候再也不能偷懶了。
對于識了幾個狗雜雜字的我們來說,新買回來的農歷,往往是家里最搶手的年貨,等到大家興趣消退,不再對書里面的東西感興趣的時候,農歷便成了父親一個人的。雨天、夜晚,或者遇上農閑,農歷是父親最忠實的陪伴。父親看農歷的時候非常享受,頭枕磚頭,側身向燈,斜斜地躺著。父親看書的表情比課堂上的學生還要專注,不撓耳朵,不挖鼻孔,也不撓癢癢。兩眼微閉,嘴角翕動,看不出是瀏覽還是精讀,默記還是思考。最初的時候,大家以為父親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做樣子給我們看的。等到成人之后我們才明白,因為祖父早逝而輟學的父親從骨子里原本是喜歡看書的,不然的話,他就不會把我們每個人都送到學校里去讀書。
父親對讀書的認識絲毫不亞于古圣先賢們,在家里,他很少打擾看書的孩子。新學期開學,新書到手,父親會和我們一樣先睹為快。高興的時候,他還就自己了解的知識和我們進行一些簡單的交流。父親的注意力不是五一,也不是國慶,而是哥放學的時間,姐從外地回家的日子,以及不同時節的農時。父親的心思,小半在農歷中,大半在農歷外。父親看農歷的時候,冷不丁地會轉過頭問身邊的我,今天是星期幾,我知道,他老人家又在牽掛在外上學的兒女了。在物質奇缺的年代,沒有一張廢紙是無用的。從做鞋面用的袼褙,到招呼人吃旱煙用的卷煙紙,但從沒有人給父親的農歷打過絲毫的主意。
匆匆忙忙的日子一晃就是一年,才到手的農歷,不覺已經翻到盡頭。一字不識的祖母,好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好像在告訴我們。她說,去年買的農歷,沒有幾天翻頭了。現在想起來,她的真正用意不是對時光的感嘆,而是對忙了一年的父親的疼惜。
面對墻壁上精美華貴的掛歷,一抬頭便會想起那本四十多年前的農歷,翻農歷的父親以及農歷后面一臉困惑的祖母。
(作者系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現就職于甘肅省慶陽市財政局政府采購辦)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