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走上PPP項目高質量發展之路
宜昌:走上PPP項目高質量發展之路
■ 筑牢“引水渠” ■ 盯緊“流量計” ■ 優化項目入庫結構 ■ 嚴把項目風險關口
本報訊 在財政部近期下發的《關于下達2018年度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預算的通知》中列出的獲得PPP項目“以獎代補”資金項目名單中,湖北省共有41個項目獲得以獎代補資金共計2.34億元。其中,宜昌市申報的伍家崗長江大橋、婦幼保健院(宜昌市兒童醫院)新院區建設等7個PPP項目獲得激勵,共計獲得“以獎代補“資金3700萬元,受獎勵項目占全省的17%,獲獎資金占全省的15.8%,項目數量和獲獎金額上均居全省首位。
據了解,近年來,湖北省宜昌市規范運用PPP模式,堅持項目質量第一,筑牢“引水渠”,盯緊“流量計”,優化項目入庫結構,嚴把項目風險關口,構建良好的監管體系和調節機制,保持“活水清如許”,避免走“先發展、再治理”的老路,實現了公共服務供給創新和高質量發展。
宜昌市從2015年開始推行PPP模式,共推進37個項目,入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管理庫35個、儲備清單項目2 個,涉及12個行業,總投資305億元。目前已落地項目27個,總投資220億元,由民營資本主導或參與的PPP項目占落地項目總數67%,優于全國平均水平,預計撬動社會資金204億元。具體為:
首先,以“物有所值”為基礎,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為落實政府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決策部署和解決民生聚焦的突出問題,一方面,該市通過公平競爭激發市場活力,促進財政收入增加和投入減少。其中,中心城區污泥干化處理項目實施前綜合單價為325元/噸,實施后綜合單價為273.9元/噸,節省16%,危險廢物集中處置項目實施前收益6800萬元,實施后收益9600萬元,溢價41%。另一方面,通過建立公共服務產出標準,推動公共服務水平提升。其中,沙河綜合開發項目建立了河道整治、污水處理、排污管道養護、道路養護、生態景觀養護5個標準體系,并設立了考核頻次、指標標準、評分細則等,以更嚴格的考核要求,倒逼公共服務供應商改善運營質量,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其次,以財政承受能力為紅線,防范政府隱性債務風險。一是開展入庫項目規范性清理,主動將16個項目申請退出了財政部PPP項目庫,大大壓減政府中長期支出責任。同時在“壓緩調撤”項目過程中,積極做好相關配套續接工作,嚴防簡單的“一停了之”,出現新的“爛尾”。擬對已經開展的點軍區地下綜合管廊及市政道路工程PPP項目進行重新梳理審核,壓縮規模、優化設計后再行實施。二是嚴格把控新項目審核,對于純政府付費類PPP項目原則上不再開展,挖掘有穩定現金流的PPP項目,撬動社會資本尤其是民間投資投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三是堅持做好財政承受能力動態監測,推行公益性項目代建制,遏制產生新增隱性債務,嚴守每年度全部PPP項目財政支出責任不超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的紅線。截至目前,財政支出責任占比僅為4.71%。
最后,以預算績效管理為抓手,推動項目健康、持續發展。一是將項目產出績效與付費掛鉤,督促實施機構嚴格按照合同績效考核結果付費,著力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二是建立預算動態調整機制,跟蹤項目進展,準確預測和調整各年度財政支出責任,改變以往BT等模式的固化支出格局,對納入年度預算及中期財政規劃的財政支出責任實行動態調整。三是實現PPP項目支出責任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將從數量、質量、時效、成本、效益等方面,綜合衡量預算資金使用效果,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實施效果,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實行全周期跟蹤問效。
(劉先華 楊婧譽)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