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將成新能源車發展的關鍵詞
燃油車退出時間不會“一刀切”
“穩健”將成新能源車發展的關鍵詞
■ 張澤明
7月2日,在海南博鰲舉行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在談到傳統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時表示:“我個人認為中國的發展地域太大,區域環境承載情況和生態環境情況以及氣候變化的情況,都不適應于‘一刀切’的辦法。”
不“一刀切”這個表態一經提出便迅速吸引了媒體的目光。然而這個表態是否意味著傳統燃油汽車退出時間表生變,或者不再列入議事日程?筆者認為,事實可能并非如此。
傳統能源車退出問題一直是工信部關注要點
繼法國、德國等多個國家提出燃油車退出時間表之后,2018年9月,在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工信部也將會同相關部門制訂我國的時間表。這是我國首次官方表態將發布傳統能源車退出時間表。
在新能源車管理上,國家實行雙積分制度。所謂“雙積分”,是指“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積分”與“乘用車企業新能源汽車積分”。也就是說,雙積分管理將既對車企的傳統能源車輛能耗進行考核,同時也考核該車企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情況。如果車企自身不能生產銷售足夠量的新能源汽車,則只能購買其他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或削減自身傳統燃油汽車產量。因此,雙積分制度不僅是對市場上新能源車生產銷售的激勵措施,也是有關部門把控傳統能源車向新能源車轉換進程的有效手段。
今年6月,工信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4部委公布了2018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其中披露,2018年度中國境內141家乘用車企業燃料消耗量正積分為992.99萬分,燃料消耗量負積分為295.13萬分,新能源汽車正積分為403.53萬分。其中75家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為負分,需要采取整改手段歸零,而行業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已足夠補償此部分負分。
這就表明,對于燃油車如何退出、何時退出,新能源車與傳統燃油車的產能關系,有關部門仍保持密切關注。
穩健是車企新舊能源轉換的關鍵詞
在本次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萬鋼也表示,各個省市和地區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和要求下,會按照自己的使命來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按照人民的要求來降低大氣污染的排放,在這樣的大形勢下,中國的步伐一定會走得很穩健。
近來,從國外新能源車品牌特斯拉到國產的蔚來汽車,新能源車電池起火事件不時被媒體報道。最近蔚來宣布召回4800余輛相關車輛,特斯拉也就其4月份在上海發生的一起汽車起火事件發表聲明。
正是基于這種現實,5月15日,工信部發布的《2019年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中提到,要“開展《電動汽車安全要求》《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電動客車安全要求》3項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宣貫實施”。這意味著今年將有3項電動汽車強制性國家標準頒布,它們將取代之前的推薦性標準,成為中國電動車報批準入的基本要求。
從市場反應看,由于今年地方政府補貼全面退出,中央政府補貼下降50%,新能源車產能調整與車企行業洗牌已是大概率事件。從企業個體看,6月有媒體曝出,新能源車頭部企業小鵬汽車正在尋求6億美元融資,而即便算上6億美元(42億元)融資,小鵬汽車離2019年底300億元的融資規模還差120億元。補貼下滑背景下,新能源車企正處在資金渴求的關鍵期,資金將成為制約新能源車產量增長從而使產能企穩的關鍵因素。
從第三方智庫視角看,企穩也是政策的理性選擇。智庫機構能源和交通創新中心(iCET)5月發布的《中國傳統燃油汽車退出時間表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實施禁售傳統燃油車步驟與時間表提出建議。雖然智庫觀點不代表官方態度,但《報告》提出的觀點與萬鋼的表態有諸多貼合之處,具有政策邏輯合理性與可行性。
《報告》建議,傳統燃油車的禁售與退出可以按照“分地區、分車型、分階段”的步驟逐步推行。基于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等因素,《報告》將中國大陸區域劃分為4個層級,建議傳統燃油車退出過程由點及面推進。
《報告》還按退出的難易程度將燃油車劃分為5大類車型,并排列其退出的優先級順序。
《報告》預測,在市場手段和政策手段的聯合驅動下,中國有望在2050年以前實現傳統燃油車的全面退出。對比荷蘭挪威2025年、德國印度2030年、法國英國2040年這些禁售燃油車的時間節點,2050年這個節點預測比較穩健。
因此不難判斷,保持穩健發展、促進新舊動能平穩轉換是政府、企業與智庫在新能源車發展現階段較為一致的態度。
新能源車發展仍然具備多重動力
習近平主席給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的賀信,帶動A股市場新能源汽車板塊集體上揚,多達14只股票觸及漲停。可見在高層力挺下,市場對于新能源車依然保持信心。
本次新能源汽車大會,不僅吸引了官員、國際組織代表、新能源車產業相關企業高層、專家學者等與會,有趣的是,演講嘉賓之一是埃克森美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高管。一個以石油這一傳統能源發家的投資公司,竟展現了與新能源車“和解”的姿態,可以說是新能源車發展過程中與傳統能源行業的一種“良性互動”。
同時,工信部加速新能源汽車市場開放,從6月21日起廢止《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這將使我國動力電池企業面臨全球化競爭,新能源車電池質量痼疾可以在全面競爭中得以提升。
工信部發布的《2019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中也將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作為重點研究領域之一,提出要完成動力電池的材料回收要求、梯次利用要求等標準的報批工作,完成汽車用廢舊動力單體電池拆解技術規范的技術審查,加快推進放電規范和梯次利用產品標識等標準的制定,開展回收拆解指導手冊和可梯次利用設計指南等標準的預研和立項工作。這一系列政策“組合拳”,也讓由高速轉向穩健發展的新能源車行業,可以給予消費者更多期待。
(作者單位:大連海關)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