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育”:概念過火,應用需謹慎
【熱點關注】
“AI+教育”:概念過火,應用需謹慎
■ 本報記者 程紅琳
刷臉吃飯、刷臉入校、刷臉借書……隨著人工智能在技術研發和產業應用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一時間“AI+教育”席卷國內各大中小學校園。
在新一輪的智慧校園建設中,人工智能技術顯然令建設者們無法忽視。如何讓校園更智慧,成為數字校園建設的一個新命題。與此同時,也給智慧校園的建設者帶來了挑戰。
人臉識別成校園“新寵”
眾所周知,每年櫻花盛開時節,武漢大學盛放的櫻花總能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據悉,高峰時武漢大學每天接待20萬人次游客。眾多的游客也給武漢大學校方帶去了不少的煩惱。記者從武漢大學日前啟動的一個信息化項目獲悉,武漢大學將在學校各個出入口和櫻花核心區新建人臉抓拍機,并建設一套具有及時報警、全面分析、研判等特點的人臉識別系統。該項目目前已進入招標階段。
記者梳理了相關采購公告后發現: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加強智能學習環境建設的項目,已成為校園信息化建設的新趨勢。越來越多的學校正通過新建或升級改造的方式將人臉識別技術引入校園信息化建設中。
廣州市第一中學日前啟動了初中人臉識別考勤系統設備改擴建采購項目;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及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三小幼兒園日前啟動了安防系統建設項目,項目將采購一套人臉識別系統,為學校安保提供現代化智能安保手段;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第二中學目前正通過將校園檢錄系統內置人臉識別系統,用以快速比對和驗證考生照片等相關信息;云南省通??h職業高級中學不久前也啟動了安防系統設備采購項目,采購人臉攝像機,要求該設備支持單場景同時檢出不少于30張人臉圖片,并支持面部跟蹤且人臉檢出率不小于99%。此外,有些地區教育系統甚至將人臉識別技術引入到了學校后廚監測,用以規范后廚人員的行為,保障食品安全。
一位從事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于人臉識別在校園使用場景較多,目前學校主要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在課堂簽到、宿舍考勤、進出校園門禁、考試身份識別等場景。“一些職高確實存在學生出勤率比較低的情況,校方管理難度也比較大。所以校方通過在考勤系統中引入人臉識別技術,提高管理效率?!?/span>
AI“察言觀色”,靠譜嗎?
課堂考勤、校園安防只是人臉識別在校園諸多場景中的初級應用。
記者發現,一些學校開始嘗試引入人臉識別技術,以智能化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例如,一些學校通過搭建課堂實時分析系統,引入人臉識別技術,自動化測評學生學習過程,動態分析學生學習行為,通過對學生課堂低頭、抬頭、舉手、趴桌子等行為和上課表情的抓取,分析學生的專注度、活躍度以及判斷學生情緒;一些學校通過收集學生課堂學習行為,記錄考勤情況、玩手機次數等數據,為學生提供掛科預警。例如,在蘭州市七里河區馬灘中心學校信息化系統建設采購項目中,采購人要求云錄播資源管理平臺能根據直播課堂實況,自動分析課堂行為以及教師、學生及互動行為占比并自動繪制行為曲線。同時,平臺可以依據AI 分析系統智能抓取的圖片為家長展示學生在課堂中精彩瞬間照片,方便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情況。
記者發現,目前市場上不乏上述解決方案,宣稱可以通過判斷學生恐懼、悲傷、平常、驚喜、高興等情緒進而為教學者提供教研依據。
對于此類解決方案技術層面的成熟性,記者向部分廠商提出疑問。得到的答案是:“我們只是給學校提供了這樣的智能分析工具,怎么用還是看校方。”
記者沒有得到正面回答。但查閱相關論文、資料,“情緒識別仍然處于起步階段”成為業內共識,與之相關的很多技術還存在于實驗室或論文之中。
概念過熱謹慎應用
記者查看了校園人臉識別相關的項目,學校采購相應軟硬件設備或是管理平臺預算達數十萬甚至數百萬。
一些校方認為,學校引入課堂監控分析系統,其分析結果可以為老師授課提供參考。如:對于A教師與B教師在同一堂課上教學表現,課堂監控分析系統提供的結果對教學具參考價值。在校方看來,相比之下,如果B教師的分值較低,他便要反觀自己的教學行為。
但很多家長對此類黑科技顯然并不買單。
“學校不應過度信息化建設。通過分析學生的行為和面部表情,以此來為老師授課‘打分’過于簡單粗暴?!币晃粚W生家長向本報記者表達了擔憂:“這樣的課堂分析系統顯然并不適合中小學生。一方面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少兒身心發展?!段闯赡耆吮Wo法》明確規定,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我認為,收集、分析孩子們上課表情屬于‘其他有辱人格尊嚴的行為’?!?/span>
一邊是家長和媒體的反對,一邊卻又是廠商激烈競賽;一邊是公眾的質疑,一邊是資本、校方和教育機構追捧。“人工智能”概念過熱,一些解決方案存在一定的炒作現象,校方和教育機構應明確采購需求,謹慎應用。
不久前,歐盟人工智能高級專家組發布報告,呼吁“政府應該承諾和采購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系統,其設計宗旨是尊重法律和基本權利,符合倫理原則,社會技術健全”。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吨袊少張蟆芬詫I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梢云圃?、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