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要剝離"個人電腦",原因何在?
日前,繼谷歌并購摩托羅拉移動后,IT業界再次曝出震撼性消息。全球最大的PC(個人電腦)生產商和硬件生產商惠普要放棄PC業務,此舉將對全球PC產業產生什么影響?----
惠普為什么要剝離PC?
■ 國內某PC廠商:此舉對市場及后端供應鏈的影響在一兩年內不會太大。
■ 臺系某PC廠商:從中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很可能會對供應鏈端的市場格局產生較大的影響,它的波及面包括PC產業的生產、供貨及成本等方面。
本報記者 梁爽
8月18日,全球最大的PC(個人電腦)生產商和硬件生產商惠普做出了一個震驚業界的決定。其CEO李艾科宣布終止旗下有關WebOS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業務,將專注于軟件方面的研究。他同時表示,公司正考慮在12個月-18個月內分拆或出售個人電腦業務。
“惠普此舉很正常。”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臺系某PC廠商一位不愿具名的負責人對此給出這樣的觀點。
然而消息一出,業界震驚,各種猜測也隨之紛至沓來。面對各種坊間傳言,相關企業的態度則顯得較為理性。
記者了解到,惠普個人計算機部門的主要產品包括筆記本電腦、臺式機和其他計算設備。
根據惠普最新一季度財報顯示,其PC業務所在的PSG部門營收為95.92億美元,占惠普集團總營收311.89億美元的31%左右。據瑞士信貸估計,該業務價值約為120億美元,而它的出售將是2002年惠普收購康柏以來PC業最大的交易。
上述負責人針對此事的影響對記者分析道,從目前的IT產業總體狀況來看,各廠商對于未來的規劃都比較清晰,所有動作都緊緊圍繞自身發展戰略來開展,惠普也不例外。在談及惠普此舉對其他企業及行業的影響時,這位負責人表示,如果惠普真的將其PC業務剝離,在短期內對自己的業務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從中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很可能會對供應鏈端的市場格局產生較大的影響,它的波及面包括PC產業的生產、供貨及成本等方面。
國內某PC廠商相關負責人認為,惠普宣布欲剝離其個人計算機業務符合正常的市場游戲規則。在市場上,競爭是要用數字說話的。
目前,PC業務是惠普所有業務里面利潤率最低的,運營利潤率僅為5.9%,其他業務利潤都是百分之十幾,所以惠普繼續從事這個業務不太符合股東利益。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PC業利潤的日益攤薄最終讓惠普高層明確了變革的決心。8月20日,惠普提前公布第三季度財報,凈利潤從去年同期17.7億美元增長至19.3億美元,每股收益增至93美分。營收同比增長至312億美元,存在1.5%的提升幅度。雖然整體業績小幅提升,但PC、平板電腦、智能手機及WebOS操作系統業務的惠普PSG(個人系統部門)部門同比下降了3%,其中,消費者PC業務更是下降了17%。與此相反,金融服務增長22%,軟件業務增長20%,企業服務器、存儲和網絡部門增長7%。巨大的業績反差,讓惠普決心分拆PC走IBM老路。
同時,上述國內某PC廠商相關負責人還表示,如果惠普真的將其個人計算機業務剝離,此舉對市場及后端供應鏈的影響在一兩年內不會太大。因為,無論哪家企業接手惠普的這部分業務,首先要做的都是平穩過渡。另外,各家廠商明年的PC訂單排產工作都已經開始計劃,尤其是對于像惠普這樣出貨量非常大的廠商而言,必須保證工廠端的穩定排產。
目前,對于惠普個人計算機業務的接盤者,業界普遍對聯想及韓國三星電子的呼聲最高。
惠普剝離PC業務被聯想認為對自身是一大利好。聯想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陳旭東日前表示,惠普的這種策略對聯想的影響將是正向的。但他并沒有就聯想是否會收購惠普PC業務發表評論,他認為,惠普PC業務對聯想的補充性不是特別大。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