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群雄逐鹿局面正在形成
新能源汽車群雄逐鹿局面正在形成
■ 張澤明
近年來,在財政補貼的刺激下,電動汽車一枝獨秀,占據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大部分份額。補貼逐漸減少后,電動車車型大幅減少。9月19日,工信部發布關于擬撤銷《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名單的公示,432款車型因在12個月內無產量或無進口量,從目錄中被剔除,這其中絕大部分是電動汽車。
今年,國家層面明確了對氫燃料電池車與甲醇燃料汽車的支持,在電動車技術相對成熟但補貼退坡的情況下,廠商對發展氫能源與甲醇能源汽車躍躍欲試。各種不同動力的新能源車群雄逐鹿,放馬市場,多種動力源競爭角逐態勢日益凸顯。
甲醇燃料汽車蓄勢待發
從2012年在全國4省1市試點開始,甲醇汽車推廣應用的速度逐漸加快。今年3月份國家8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在部分地區開展甲醇汽車應用的指導意見》中提到,在山西、陜西、貴州、甘肅等資源稟賦條件較好且具有甲醇汽車運行經驗的地區,加快甲醇汽車的應用。
政策扶持之下,企業不斷試水市場。4月26日,吉利甲醇重卡車下線暨上市發布會在吉利四川南充基地舉行。吉利一次性推出了3個版本,包括平原版、山區版和區域物流版,顯示了不小的市場野心。據吉利稱,其甲醇重卡車發動機壽命超過100萬公里,在工況驗證過程中獲得了煤炭運輸、水泥運輸、砂石料運輸、區域物流等多個行業客戶的肯定。據悉,就動力性而言,遠程甲醇重卡功率、爬坡性能可與傳統柴油重卡比肩,且比柴油重卡節能18%。甲醇燃料作為清潔能源,排放無煙炭,企業看好發展前景。
近日,交通部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推動郵政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出,要加快推進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的郵政、快遞車輛采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2020年底重點區域使用比例達到80%。
9月16日,圓通牽頭的物流信息國家工程實驗室與蘇州奧加華新能源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一款“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物流車”。據稱,該車標準工況下續航里程接近500公里,一次燃料加注時間僅需1分鐘。9月25日,上海博氫研發的具備充電功能的甲醇物流車也亮相第二屆長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覽會。
中國是全球第一甲醇生產國,年產能高達8500萬噸。工業級甲醇價格為汽柴油的1/3左右,且價格穩定,配送網絡遍及全國。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和能源轉換技術的突破,為甲醇汽車推廣提供了很好的現實土壤。
據悉,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減少了甲醇重整分解制氫流程,用甲醇直接在電極上反應發電。這樣的電堆結構相對簡單,工作溫度更低,發電成本也更低。如果能夠大規模應用于快遞物流業,將為減少我國物流總費用、提高物流效率、改善環境質量帶來較大改善,相關企業也正是在政策支持之下,看好了這個細分市場并開始發力。
氫能源車方興未艾
9月25日,多國能源部長與會的“氫能源部長會議”在日本東京舉行。會議提出未來10年,在全球普及1000萬輛利用氫行駛的燃料電池車(FCV),并建設1萬處加氫站。
與此同時,國產氫能源車布局也不斷加速。2017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提出,到2020年、2025年、2030年,中國將分別建成100座、300座、1000座加氫站。今年3月,“推動加氫等設施建設”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相關企業也積極投身氫能源車的研發與配套設施建設。
2015年1月,以氫能源技術見長的豐田,宣布將無償提供5680項氫燃料電池系統相關專利(包括正在申請中的專利)的使用權。豐田將在中國市場導入初期,無償提供燃料電池組約1970項、高壓儲氫罐約290項、燃料電池控制系統約3350項、加氫站相關專利約70項,專利基本涵蓋了氫燃料電池系統產業鏈。據悉,江蘇常熟公交3號線路即將于今年12月上線的20輛氫燃料公交車,就將采用豐田公司的電堆,豐田方面承諾電堆質保60萬公里。
在2019年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中,明確規定鼓勵外資參與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關鍵零部件等高質量發展。加氫站建設和經營、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及研發、燃料電池發動機、燃料電池堆等條目均赫然在列。
地方政府的氫能源產業規劃也為資本市場注入信心。9月9日,貴州六盤水氫能源產業研討暨合作對接洽談會在貴陽召開,會上正式發布《六盤水市氫能源產業發展規劃(2019年—2030年)》,2019年下半年將啟動建設貴州省內首座液氫工廠,解決當前氫氣制、貯、運的難題。江蘇省近日也發布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規劃,計劃到2025年基本建成完整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體系,爭取整車產量突破1萬輛,建設加氫站50座以上,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的加氫網絡。
因此,筆者認為,后補貼時代,在電動汽車稍有領先優勢的情況下,以氫燃料電池汽車和甲醇汽車為代表的其他類型新能源汽車有能力在政策支持下保持強勢挑戰姿態,電能、氫能、甲醇三大主力能源究竟是瓜分市場份額,還是各領風騷若許年,仍要依靠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力說話。
(作者單位:大連海關)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