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
【鄉(xiāng)情】
老宅
■ 春寧
每一個從農(nóng)村走出來的人,心中都矗立著一座老宅,不論它高大、堅固還是逼仄、破敗,永遠是自己的精神家園和靈魂居所。
塬上的老宅老了,已經(jīng)到了有礙觀瞻、非修不可的地步。
這些年,鄉(xiāng)親們?nèi)兆釉竭^越好,房子越住越氣派。相比之下,我們家的老宅就顯出了寒酸和猥瑣,如同一只丑小鴨置身一群白天鵝之間。
老宅是上世紀80年代建的。為了蓋新房,大冬天,父親一個人上山買木材,每個周末都帶著我們到塬下的河灘撿石頭、拉沙子,到幾里外運磚瓦。父親拉著架子車,我和弟弟在車轅上綁根繩,一個在前面拉,一個在車后推,一步一步艱難前行,一趟一趟艱辛奔忙。如燕子筑巢、螞蟻搬家,一點一點向著期待的幸福努力。
為盡可能節(jié)省開銷,全家人省吃儉用、節(jié)衣縮食,能自己干的活盡量自己干。經(jīng)常天不亮就開工,一直干到天黑日落了才停工。全家人勞神費力,終于蓋起三間上房,住進去后,又一鼓作氣蓋了廈房,再慢慢砌院墻、壘門樓,一點點將整個院子收拾妥當。
那時的父母,像上足勁的發(fā)條,一天到晚似乎有使不完的勁、干不完的活。“辛辛苦苦半輩子,就蓋了這幾間房。”父母經(jīng)常念叨這句話,有內(nèi)心的那一絲自豪,更多的是回味艱辛和痛苦。
院子收拾得像模像樣了,父母也一下子老了不少。忽然間,父親的背就塌了下去,頭發(fā)也大把脫落,走路顯出與年齡不般配的老邁。父母是把建造新宅當成了人生的使命,以透支生命和健康為家庭換來了遮風擋雨的場所。
房子是靠人氣撐著的。這句話,我一直不相信,認為是塬上迷信的說辭。近年眼見著老宅日漸頹敗,我才有了切身的感觸。
院子、房子都是有生命的。一個有使命和責任支撐驅(qū)使的熱鬧、忙碌的生命,始終葆有積極向上的進取和生機,就正氣充盈、元氣飽滿。院子、房子如同一個人的軀體,生活其中的人便是運行的氣息和血脈。
有人居住的宅院總是透著生氣和蓬勃。門窗是清潔鮮亮的,時刻映射著歡聲笑語、饃甜飯香,映照著操勞奔忙、悠閑靜息。樹木的生長悄然而知趣,每片葉子都閃爍著與人的情感互通和親密相處。草芽也知書達理,只在邊角階縫生長,不惹你心煩,不給你添亂。連鳥雀光顧流連也識得人眉眼高低,不論停落院中覓食、在樹梢熱絡(luò)嬉戲,還是風一樣在院中旋一圈兒后不知去向,都是一種和諧有趣和默契自然。更別提院中整潔的路和泛著勞作光澤的農(nóng)具家什,一切都透著居家過日子的欣然。
隨著我們兄妹像出窩的鳥雀陸續(xù)飛走,父母也搬離老宅,住進縣城。老宅一下子如同失了魂魄,一天天閑散下來,衰老下來。
每次回家看父母,都要專門去塬上看看老宅,總感覺那兒才是真正的家,是自己的根脈所在。站在老宅院子里,才感覺到兩腳是扎扎實實落在地上,身上的血脈與腳下的地氣是貫通的,心中充盈著徹底放松的穩(wěn)妥和踏實,渾身上下洋溢著實實在在的歸屬感,整個身心是難得的輕松自在和松弛安穩(wěn)。
但每次回去,也都能感受到老宅在歲月深處的孤寂和落寞。院中的荒草已試探著侵占原本不屬于自己的領(lǐng)地,果樹枝條開始表現(xiàn)出缺少管束的零亂,路面的磚石因少人行走開始活絡(luò)松動。有人照拂與無人照拂顯出巨大的反差。
有幾次回去,看到大門口堆滿枯枝敗葉和碎磚爛瓦。曾經(jīng)高大的門樓顯得那么矮小,門鎖可憐巴巴瑟縮在銹跡斑斑的門鼻上,兩扇大門似飽經(jīng)風霜的老人,枯瘦的兩手緊牽著,蹲居在僻靜的時光深處,靜候遠行的游子。
建造時付出的艱辛、居住時滿溢的幸福、父母滄桑的面龐和勞作的身影……無數(shù)鏡頭快速切換。甚至不敢推開塵封時久、艱澀滯重的大門,怕自己一下子跌進過去的時光,怕在外打拼奔忙的委屈沖泄而出。
老宅其實不能算老,只是因為我們離開久了,親近得少了,才逐漸顯出了頹敗和破舊。
在離開老宅的日子里,我們和房屋都輸給了時光和現(xiàn)實,唯有草木逆勢而生。我們想盡辦法要走出農(nóng)村,不被泥土和貧寒打敗,而它們生在那里就無怨無悔長在那里,看著我們離去和歸來。
在外飄零久了,可以把任何地方當家,而任何地方又都不是家。夜深人靜時,總會想起老宅,回憶在老宅經(jīng)歷的一切,不論那時是歡欣還是痛苦,現(xiàn)在想起都是甜蜜。有時靜坐中打個盹,突然就會淚濕兩眼,明明老宅就在眼前卻倏忽不見,憂郁便籠滿全身。什么是鄉(xiāng)愁?大概這就是吧。
有人說,到不了的地方才是遠方,回不去的才叫故鄉(xiāng)。我是幸福的,因為我有故鄉(xiāng),有老宅,有一直滋養(yǎng)我的鄉(xiāng)情鄉(xiāng)愁。有人一輩子沒離過家,不知鄉(xiāng)愁為何物。也有人一生漂泊,沒有故鄉(xiāng),不知到何處找尋鄉(xiāng)愁。
我們在城市的人聲鼎沸里四處奔波,一遍遍清洗身上的泥土,過濾血液中的純樸,腳步匆忙,身心疲憊,無處不在的漂泊無依如影隨形。因為我們的根不在城市,而是在塬上的老宅,不論它多么荒涼、破敗和老舊,都是我們精神的根系和靈魂的巢穴。
在都市中,每當面對挫折困難,心灰意冷、身心俱疲時,想想故鄉(xiāng)老宅便會陶然忘機、如釋重負。雖然活得倉促不易,但心中有老宅可以安放靈魂。如果沒了老宅,我們就是真正的游魂了。
老宅是父母的一件作品,是他們用半生心血為我們打造的安樂窩、庇護所。最終,我們給老宅做了簡單修葺,加固修繕的同時,完全保持了原有架構(gòu)和風貌。
老宅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老宅還是老宅。
我仿佛聽到老宅對我說著它見證的陳年舊事和經(jīng)歷的冷落寂寥,仿佛聞到灶房飄出的煙火氣和飯菜香,仿佛聽到我們兄妹打鬧嬉耍的歡笑,聽到農(nóng)具家什的絮絮私語。老宅像個病后痊愈的長者,剛剛康復(fù)就關(guān)心撫慰我的傷痛,拂拭我勞碌的風塵。
“此生飄蕩何時歇?家在西南,常作東南別。”終其一生,我將是一個飄蕩的人。可是,有老宅在,它就會永遠為我奠定行走天地的情感底色,無聲塑造我的性情氣度,永遠是我生命中的光亮,照耀我前行的道路。
(作者單位:軍委后勤保障部采購管理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quán),若需轉(zhuǎn)載或復(fù)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lǐng)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yè)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chuàng)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jīng)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fā)布媒體,服務(wù)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yè),推動政府采購發(fā)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yè)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jīng)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yè)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quán)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fā)展事業(yè)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shù)剜]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