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張家口:農村改廁“改”出新生活
河北張家口:農村改廁“改”出新生活
“原來去旱廁,夏天蚊蠅叢生、冬天挨凍。現在好了,用上這高科技廁所,家里干凈整潔,一點臭味兒都沒有。”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區下西灣村村民申玉洋感慨地說。
與傳統旱廁“一個土坑兩塊磚、三尺土墻圍四邊”不同,申玉洋家的衛生間整潔明亮,潔白的馬桶沒有上下水管,只有一根小細管子通往室外。
申玉洋興奮地告訴記者,“這個廁所不用水沖,如廁后蓋上蓋子,攪拌器將糞便與器內的生物菌種進行攪拌,糞便就會被分解。”
張家口萬全區地處壩上壩下交界帶,冬季時間長、氣溫低、農村普遍缺水,全面推廣水沖式廁所存在投資大、維護難等問題,“如廁難”是長期影響當地農民生活和農村環境整治的“頑疾”。
張家口市政協副主席、萬全區委書記趙滿柱說,為深入推進“廁所革命”,改善農村生態環境,通過調研比較,萬全選擇了這種比較適合當地特點的無水免沖生態廁所。
負責技術運營和維護的眾信嘉華張家口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玉錕說,通過控制器、攪拌軸、發酵床等系統,綜合運用微生物高溫消納降解和人工智能設備控制,可以實現糞污自動化處理,將糞便、尿液分解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后通過排氣管排出。
為了讓村民用得上、用得起,萬全區投入資金1.05億元,對生態廁所購置費給予補貼。同時為調動村民改廁積極性,還對村民在使用馬桶過程中產生的電費給予一定補貼,以逐步改變村民上旱廁的習慣。
“別看現在大家都搶著安裝,一開始推行并不容易。”下西灣村黨支部書記趙芝悅說,改廁推行之初,不少村民心存顧慮,響應者不多。為了消除村民疑慮,萬全區首先將10臺生態廁所安裝在黨政機關、村干部、村民代表家中進行改廁試點。工程完工后,組織其他村民前去參觀,同時邀請技術專家進行宣講,讓大家切實感受改廁帶來的便利。
“過去上一次廁所,還得走到室外,改廁后不出屋就能方便,整個冬天可享福啦!”膳南山村民方寒冰說,自己只花了700多元,剩下的費用由政府補貼。用電和添加生物降解助劑的總支出也不多,每年大約300元。
張家口市萬全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梁仲和表示,農村改廁還在萬全區衍生出生態產業,改廁后不用建化糞池,不用雇人清理糞便,每年只需一次把發酵床抽出,將墊料放到地里就是最好的生物肥。
改廁的好處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農村百姓主動提出改廁申請。截至目前,萬全區已累計改造農村廁所近1萬戶,不僅方便了村民生活,還改善了農村居住環境。
近年來,河北省把農村改廁作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中之重,制定了《河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持續加大農村改廁力度,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75.4%,缺少衛生廁所的狀況有所緩解。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