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重大政策回顧
編者按:
這是一場氣勢恢宏、影響深遠的減貧實踐;
這是一次震鑠古今、舉世矚目的中國行動;
這是一個擲地有聲、計日而待的莊嚴承諾;
這是一群櫛風沐雨、砥礪奮進的中堅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突出位置,打響了一場脫貧攻堅戰。時序更迭,夢想前行。在脫貧攻堅決戰之年的關鍵時刻,回望那些關于脫貧攻堅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新決策新部署新要求,必將助我們堅定信心,蓄積動力,續寫華章。
脫貧攻堅重大政策回顧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
2017年2月21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出水才見兩腿泥”。扶貧工作必須務實,脫貧過程必須扎實,扶真貧、真扶貧,脫貧結果必須真實,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決不搞花拳繡腿,決不擺花架子。要實施最嚴格的考核評估,開展督查巡查,對不嚴不實、弄虛作假的,要嚴肅問責。
2017年6月23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黨中央對2020年脫貧攻堅的目標已有明確規定,即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深度貧困地區也要實現這個目標。同時,我們要以唯物主義的態度對待這個問題,即使到了2020年,深度貧困地區也不可能達到發達地區的發展水平。我們今天的努力是要使這些地區的群眾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使這些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實事求是,不要好高騖遠,不要吊高各方面胃口。
2018年4月2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在產業扶貧方面,要突出解決市場營銷問題,在扶持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上拿出管用措施。會議強調,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要咬定總攻目標,嚴格堅持現行扶貧標準,不能擅自拔高標準,也不能降低標準。要整合創新扶持政策,引導資源要素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精準施策,有效幫扶特殊貧困群體。產業扶貧要在扶持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上拿出管用措施。易地搬遷扶貧要著力加強產業配套和就業安置。就業扶貧要解決勞務組織化程度低的問題。教育扶貧要突出提升義務教育質量。健康扶貧要降低貧困人口就醫負擔。要形成勤勞致富、脫貧光榮的良好導向。要完善督戰機制,壓實責任,改進考核監督,整頓脫貧攻堅作風,加強一線力量,做好風險防范。
2019年4月 習近平總書記赴重慶實地考察調研,并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他強調,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直接關系攻堅戰質量。總的看,“兩不愁”基本解決了,“三保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統一思想,抓好落實。要摸清底數,聚焦突出問題,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加大工作力度,拿出過硬舉措和辦法,確保如期完成任務。
頂層設計
2015年11月 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布《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決定提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為此,決定作出了六方面具體部署,包括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加快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破除發展瓶頸制約;強化政策保障,健全脫貧攻堅支撐體系;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合力推進脫貧攻堅;大力營造良好氛圍,為脫貧攻堅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切實加強黨的領導,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2018年6月 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布《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到2020年,鞏固脫貧成果,通過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因地制宜綜合施策,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消除絕對貧困;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意見提出,從加大產業扶貧力度、全力推進就業扶貧、深入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加強生態扶貧等十個方面強化各項到村到戶到人的精準幫扶舉措,從加快實施交通扶貧行動、大力推進水利扶貧行動、大力實施電力和網絡扶貧行動、大力推進貧困地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四個方面加快補齊貧困地區基礎設施的短板。
2019年1月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消費扶貧是社會各界通過消費來自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產品與服務,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的一種扶貧方式,是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意見要求,推動各級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等帶頭參與消費扶貧。將消費扶貧納入中央單位定點扶貧和地方各級結對幫扶工作內容。鼓勵各級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大專院校、城市醫療及養老服務機構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產品,優先從貧困地區聘用工勤人員,引導干部職工自發購買貧困地區產品和到貧困地區旅游。鼓勵各級工會按照有關規定組織職工到貧困地區開展工會活動,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貧困地區產品。組織開展貧困地區農產品定向直供直銷機關、學校、醫院和企事業單位食堂活動。結合軍隊幫扶工作,鼓勵有關部隊特別是駐貧困地區部隊積極參與消費扶貧。動員民營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消費扶貧。將消費扶貧納入“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鼓勵民營企業采取“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方式采購貧困地區產品和服務,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貫徹落實
2019年5月 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聯合發布《關于運用政府采購政策支持脫貧攻堅的通知》,要求充分認識運用好政府采購政策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性。鼓勵采用優先采購、預留采購份額方式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各級預算單位采購農副產品的,同等條件下應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各主管預算單位要做好統籌協調,確定并預留本部門各預算單位食堂采購農副產品總額的一定比例定向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各級預算單位要按照積極穩妥的原則確定預留比例,購買貧困地區農副產品時要遵循就近、經濟的原則,在確保完成既定預留比例的基礎上,鼓勵更多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注重扶貧實際效果。同時,鼓勵優先采購聘用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物業公司提供的物業服務。各級預算單位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物業服務的,有條件的應當優先采購注冊地在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域內,且聘用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物業公司提供的物業服務。對注冊地在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域內,且聘用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達到公司員工(含服務外包用工)30%以上的物業公司,各級預算單位可根據符合條件的物業公司數量等具體情況,按規定履行有關變更采購方式報批程序后,采用競爭性談判、競爭性磋商、單一來源等非公開招標采購方式,采購有關物業公司提供的物業服務。為建立健全保障措施,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將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優先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的實施方案,搭建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提供高效便捷的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產銷渠道,有序開展相關工作。
2019年8月 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供銷合作總社聯合發布《政府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實施方案》,明確了推進政府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工作的任務目標。一是2019年10月底前,要建成集“交易、服務、監管”于一體的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臺,實現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在線展示、網上交易、物流跟蹤、在線支付、產品追溯的一站式聚合;二是2019年10月底前,編制國家級貧困縣重點扶貧產品供應商名錄,首批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入駐網絡銷售平臺,鼓勵各級預算單位通過網絡銷售平臺先行啟動貧困地區農副產品采購工作。建立政府采購政策支持消費扶貧數據庫,啟動政府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采購交易數據統計工作;三是自2020年起,各級預算單位通過網絡銷售平臺全面啟動貧困地區農副產品采購工作,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依托網絡銷售平臺定期統計和通報采購情況。動態更新和豐富完善供應商名錄,推動全社會廣泛參與貧困地區農副產品采購工作,網絡銷售平臺逐步向非政府采購領域拓展,全社會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的積極性活躍度顯著增強。此外,針對重點工作的部署,方案還從加強貧困地區農副產品貨源組織、搭建貧困地區農副產品銷售平臺、組織引導預算單位購買貧困地區農副產品三方面明確了相關部門的分工。
(文字/戎素梅)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