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公辦幼兒園竟要求學童一次買27件校服
9月2日,一位家長在廣州市荔灣區協和幼兒園(即西村幼兒園)咨詢。新華社記者 吳魯攝
新華網廣州9月4日電 題:(中國網事)廣州一公辦幼兒園竟要求學童一次買27件校服 幼兒園成教育亂收費投訴“重災區”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鄭天虹、歐甸丘
又是一年開學時,在“廣州媽媽網”上一則《西村幼兒園,入學需一次購買校服28件(記者注:實為27件)1065元》的帖子引起網民關注。網帖以該幼兒園家長的名義稱:明明是不合理收費卻強制征收,怒斥幼兒園收費潛規則。
學校是否違背自愿原則額外收費?為每位幼兒購置20多件校服是否必要?這是否符合幼兒園收費的名目和標準?對于群眾意見集中的幼兒園收費問題,有關主管部門該如何監管?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核心網事)網揭廣州一公立幼兒園“入學需一次購買校服28件1065元”
9月初各級各類學校陸續開學,一些教育亂收費現象又開始浮出水面。這則《西村幼兒園,入學需一次購買校服28件1065元》網帖稱:廣州市荔灣區協和幼兒園(即西村幼兒園)在發給家長們的《新生校服明細和操作提示》中明確寫道,“請家長整合您孩子日常穿著衣服的尺碼,于家長會當天在班主任處領取校服訂購回條,并于新生家長會后交回。”
同時網帖還詳細記錄了校服的數量和價格:夏季針織上衣4件、夏季梭織短褲4件、春季梭織中袖3件、春季梭織八分褲3件、春秋季風衣2件、秋季梭織長襯3件、秋季梭織長褲3件、秋季梭織馬甲1件、冬季棉服2件、罩衣2件、書包1個,小小班1065元,小、中、大班1005元。
發帖人稱:孩子馬上就要去協和幼兒園上學了,這可是盼了好久的事情,但是召開家長會時,令我震驚的是當天需要訂購校服及繳費,每人多達28件(含1個書包)1065元!這等于就是強制性收費,不交孩子就上不了學了!
另一位跟帖者說,入園前有的家長就花了好幾萬,好不容易等到孩子入學了,可是發現還要交一大堆錢,校服、被服、文具,樣樣都是錢,是一間幼兒園的霸王收費還是大多數幼兒園都是這樣?
9月2日,廣州市荔灣區協和幼兒園(即西村幼兒園)的學生們在老師帶領下上數學課。新華社記者 吳魯攝
(記者調查)校方辯稱購買27件校服只是“建議” 教育部門:幼兒園向學生收取校服費屬違規
該幼兒園園長周志芬在接受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采訪時對此事做出四點回應:第一,確實存在學生入學訂購27件校服和1個書包的事,但是校方只是“建議”購買,并非強制性要求。“家長們如果不想買校服也是可以的,也允許孩子們不穿校服來上課。”該幼兒園500名左右的學生中絕大部分都“自愿”訂購了校服。
第二,幼兒園訂購校服是出于構建校園文化和學生保健的角度考慮。學生統一著裝能防止攀比,凸顯幼兒園的總體形象,增強幼兒園的團隊精神,學校統一訂購能保證衣服的質優價廉。
第三,27件校服的數量是必要的。27件校服是孩子一年中要穿的,并不是以后每年都要買。幼兒園每天都要安排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孩子們出汗很多,夏天他們穿一套來上學,備一套待出汗之后換,另外兩套則第二天使用,所以4套夏天的校服能正好滿足孩子的保健需求,秋天和冬天的服裝也是根據季節特點而設計。
第四,學校沒有通過讓學生購買校服“創收”。周志芬說,目前還沒有幼兒園園服規定出臺的情況下,該幼兒園已經參照了中小學校服的管理和實施規定進行操作,由符合政府校服招標要求的定點公司制作并銷售,學生交的錢都是給到廠家,學校不留一分錢。
根據廣州市物價局、教育局等部門對廣州市幼兒園收費管理的規定,廣州市各類幼兒園必須取得物價局核發的《廣東省收費許可證》,按規定的項目和標準進行收費。
廣州市教育局紀委、監察室負責人向“中國網事”記者表示,對公辦幼兒園核準的收費項目里,校服費并不在其列,幼兒園向學生收取校服費是違規的。雖然這項收費校方稱是自愿收取,但從《新生校服明細和操作提示》書面文字上看,并沒有明確注明“自愿”。之所以沒有幼兒園校服的相關規定,是因為幼兒統一校服沒有太大必要。
記者在這家幼兒園看到,雖然校方要求學生購買了如此多的校服,但實際上幼兒園的孩子并未統一著校服上學。有網友質疑:校服是都買了,但穿不穿校服上課隨你便,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就是所謂的構建校園文化嗎?
廣東省人民政府督學李偉成也認為,即使幼兒園未提出強制性購買校服的要求,但家長覺得自己的小孩如果不買的話,穿自己的衣服會覺得另類,會受到歧視。所以只要幼兒園提出,家長一般都會購買。所以強制與不強制,關鍵是看園方是否提出這樣的要求。如果提出就是變相對家長的強制要求,這是不對的。
李偉成說,公立幼兒園不應提倡太多校服,國外幼兒園基本沒有統一的校服。如果有什么節日,可以全年預備夏天、冬天各一套。但從幼兒健康成長的角度看,不需要那么多校服,關鍵是要讓孩子們穿得舒服得體。
對于該幼兒園是否存在借要求學生購買校服“創收”的情況,相關部門已經在調查之中。
9月2日,廣州市荔灣區協和幼兒園(即西村幼兒園)的學生在老師帶領下上科學課。新華社記者 吳魯攝
(延伸閱讀)名目繁多的幼兒園收費何時休?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開學之初,關于幼兒園亂收費的投訴相當集中。除了保教費、伙食費、體檢費、借讀費、假期留園費是物價、教育等部門允許的收費項目外,校服費、IC卡費、入園購置費、入園押金、保安費、生日費等各種違規收費項目層出不窮。
根據《廣州市幼兒教育管理規定》第十七條,民辦幼兒園可自行制定收費標準,但應報物價管理部門及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其它各類幼兒園實行收費許可證制度,按級收費,不得擅立收費項目和提高收費標準。
記者調查發現,民辦幼兒園“天價”收費日漸普遍,很多并未在有關部門備案,由于備案的非強制性,給監管帶來難度。而公辦幼兒園的收費標準由于是2000年制定的,隨著物價水平的提高,很多公辦幼兒園認為10年前制定的收費標準偏低,因而巧立名目增加“服務性收費”提高收費標準。
李偉成說,公立幼兒園目前對托管費等必要性收費是有規定的,但是對校服等服務性收費無規定,不少幼兒園都從學費、托費之外去想辦法賺錢,是不應該的。
他說,就目前來看,物價部門和教育部門的監管比較粗放,具體的事情難以做到,主要還是要靠幼兒園自律和社會的廣泛監督。其實有關部門可以按照量化標準進行規范,比如餐食的標準是多少,超出哪一級標準就應該申報。現在都在校務公開,這個也可以公開。最好是建立家長委員會,由園方和家長共同協商,家長委員會來對收費把關。
專家認為,盡管國家對托管費以外的一些服務性收費沒有明確規定,但我們的辦園方應當從家長的需要來考慮問題。公辦幼兒園要以公共利益為核心,私立幼兒園也不能為了經濟效益而放棄了社會效益,畢竟教育是公益事業,各類幼兒園舉辦者都要堅持國家幼兒教育方針和為社會多做貢獻的思想。
責任編輯: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