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全國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8%
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
1月份全國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8%
本報訊記者孫冉冉報道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在線上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1月份我國汽車產銷數據。據悉,今年1月,我國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24.6%和18%,降幅較大。
數據顯示,1月,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78.3萬輛和194.1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5%和27%,同比分別下降24.6%和18%。
其中,乘用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144.4萬輛和161.4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3.9%和27.1%,同比分別下降27.6%和20.2%,降幅大于汽車總體。商用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34.1萬輛和32.6萬輛,環比分別下降31.4%和26.7%,同比分別下降7.8%和5.7%,降幅稍小于乘用車。
新能源汽車同比下降幅度更大。據統計,1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4萬輛和4.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5.4%和54.4%。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產銷預計分別完成3.5萬輛和3.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56.3%和54.5%;新能源商用車產銷預計均完成0.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7.4%和51.7%。
中汽協分析,造成1月份汽車產銷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有效工作日較少,這是因為今年春節假期在1月份。而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1月20日之后開始影響,當時已經接近春節假期,因此中汽協判斷疫情對1月份的汽車產銷情況影響有限。不過中汽協表示,疫情打亂了行業的正常運行節奏,短期內汽車的生產和銷售將受到巨大沖擊。
中汽協認為,疫情對于汽車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一是疫情爆發后,消費者居家自我隔離,同時疫情嚴重影響交通運輸、餐飲、旅游、商場等行業,并使中低收入人群收入情況更加惡化,這使得購車需求和消費能力短期內明顯下降。二是全國各地企業延遲復工,多數地區還要求人員返回工作地后居家觀察,使企業生產進度受阻。三是企業出口困難增加。四是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隱患加大,其中零部件企業受影響更大。五是受疫情對生產、銷售的負面影響,企業難以在國Ⅵ等新標準實施之日前消化現有庫存,同時,檢測機構、試驗場復工時間一再延后,也延長了企業產品認證周期,進而延緩產品上市時間,這些都使企業應對新標準法規的難度大幅加劇。
據中汽協介紹,從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將對汽車行業一季度的運行情況影響巨大,行業產銷量將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中汽協預測,疫情結束后,被抑制的消費需求會在短期內得到釋放,汽車市場將會迎來一波短暫的消費高峰,全年將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但全年汽車市場發展形勢仍不容樂觀。
中汽協還透露,近期各地政府相繼快速出臺的經濟保障政策也將有效為企業減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走出困境,推動各行業逐漸好轉;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近期也要求各地、各部門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的困難和問題,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盡早恢復正常生產。從長期發展來看,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可能加速產業格局的優化調整,優勢企業或將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進而對優勢企業做大做強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