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會熱詞看科技發展新方向
【聚焦全國兩會科技熱詞】
從兩會熱詞看科技發展新方向
在今年兩會期間,與新基建、5G、數字經濟、智能制造、區塊鏈、產業互聯網等相關的話題持續刷屏。
兩會現已結束,記者對代表委員及科技領域大佬們的提案、建議和觀點進行了盤點,發現新基建、數字經濟、區塊鏈等領域將成為下一步科技創新發展的新方向。
■ 本報記者 吳敏
新基建關注熱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新基建被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無疑成為兩會上政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
新基建領域的網絡安全問題受到不少政協委員的高度關注。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鴻祎就是其一。在他看來,國家提出新基建極具前瞻性,但若不夯實安全基石,其結果可能是“肥而不強、胖而不壯”。因此,他建議在新基建規劃之時同步設計一套安全保障體系,具體到工業互聯網這個新基建的重點場景,要建設工業互聯網安全大腦并強化實戰攻防能力。另外,針對目前網絡安全保障各自為戰的情況,他建議建立三個標準,形成合力以應對安全挑戰,從而為新基建保駕護航。
全國政協委員、原證監會信息中心主任張野也非常關注新基建的網絡安全問題。他認為,隨著大量新技術的應用,新基建的推進,會產生大量數據,如何做好數據安全工作,保證數據產生、傳輸、使用、存儲的安全可控也是一個重要課題。隨著新基建的展開,網絡空間會呈現新的網絡生態,面臨新的安全威脅,網絡安全邊界也必然會重新劃分構建。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電子集團創建人兼首席科學家鄧中翰今年準備了一項《關于加快制定“新基建”投資管理辦法推動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自主產業“領跑”發展的提案》,也與新基建的安全相關。他建議,國家加快制定新基建投資管理辦法,包括相關領域的范圍認定、投資規則、扶持政策等;堅持自主可控原則,國產產品技術成熟、性能達標的,必須優先使用國產自主產品;建設規劃盡可能目光長遠,思路超前,為未來經濟社會方方面面的可持續發展預留足夠的發展空間。最后他建議國家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將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列入新基建相關領域。
“與以往相比,新基建更加強調生態體系建設,非一家之力能夠完成,故國內ICT產業生態伙伴需攜手合作,聯合上下游形成合力,依靠‘政—產—學—研—用’的融合創新,方能完成新基建偉業。”在中科曙光總裁歷軍看來,加快新基建推進速度,具體而言可以從三個維度協同展開。從建設目標來看,新基建要求國內信息企業從底層數據中心架構到上層軟件應用系統,提升技術產品質量,建立適配廣泛行業的技術標準,提高技術服務能力。從應用層面來看,新基建要求各軟件開發商、系統集成商、互聯網應用服務商、政府、行業等應用單位聯合行動,實現信息領域應用成果廣泛落地,共筑應用生態。從區域發展需求來看,新基建能夠有力促進區域經濟結構優化,驅動地方經濟發展。“但新基建不能千城一面,要和地方實際發展情況緊密結合。這要求政產學研用各方跳出單純的‘基建思維’或‘產業思維’,通過與區域需求相結合、因地制宜,實現協同發展。”歷軍補充道。
5G是“新基建”最關鍵的領域之一。為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云勇表示,對于5G未來發展,他建議需要政府有序引導,從源頭上進行頂層設計、合理規劃,尤其加大稅費優惠支持力度。
數字經濟關注熱度★★★★★
大數據在今天的經濟發展以及政府管理中應用廣泛,尤其是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更是進一步放大了數字經濟和數字政府建設的價值和重要性。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湖南省主委楊維剛在《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發言建議中,為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快速發展給出了如下建議:實施“數字經濟強國”戰略工程,把培育壯大數字經濟作為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來抓。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提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水平。推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助推工業投資新一輪增長。加強產業布局規劃,推進數字產業城市群建設。全面優化數字經濟產業布局,努力縮小地區間的“數字鴻溝”,加大對中西部地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引導支持運營商加大對欠發達地區投入力度。拓展維度,多平臺、多梯度引進和培養人才。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青年聯會主席、高鋒集團董事局主席吳杰莊在《關于推動公共數據開放探索權益分配機制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建議》中高度重視公共數據的合法保護以及使用。他建議加快法規制定,推動數據合法收集和正向使用,明確并統一個人信息保護行政執法標準。建議規范公共管理中個人信息的收集使用行為,加大打擊數據濫采濫用的執法力度。并建立公共數據開放平臺,探索數據權益分配機制,保護數據方合法權益。
全國政協委員、遼寧省政協主席夏德仁在《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案中建議強化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頂層設計;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數字政府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在數字政府中的應用;健全和完善與數字政府相匹配的法律法規和行政制度規則。
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政協主席崔玉英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以新基建為突破口加快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和運用的建議》提到,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期間,由于采取嚴格防控措施以避免人口大規模流動和聚集,較大程度抑制了對社會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使全社會生產供給和消費能力驟降。但同時也極大促進了“互聯網+”背景下的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治理方式的深度變化,推動了一二三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催生一批新業態和新模式。為此她建議:以新基建與傳統基建融合為突破口,加大重點項目投資。以培育要素市場為重點,推動釋放數據價值。重塑社會治理體系和機制,建設全國一體化的社會應急管理平臺。加大力度扶持一批“互聯網+民生”“互聯網+服務”的平臺項目。
區塊鏈關注熱度★★★★
區塊鏈在近幾年兩會期間受關注度一直較高。今年熱度雖然相較于新基建以及數字經濟和數字政府建設而言稍顯遜色,但是作為建設數字經濟和數字政府的一個重要抓手,區塊鏈受關注度依然較高。
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協副主席駱沙鳴在《以區塊鏈賦能我國智能制造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升級》中建議通過在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發展,賦能智能制造產業鏈、供應鏈、信任鏈、價值鏈升級和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具體而言,他建議制造業植入區塊鏈技術支撐構建“工業信用”,大幅降低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的交易成本,提高協同效率,提升企業數據安全,打通企業轉型升級中的堵點痛點。從區塊鏈創新應用、技術、標準、制度上加緊區塊鏈專利布局和運營,以區塊鏈賦能制造業。加快推進區塊鏈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助力完善公共服務,營造企業發展的國際化、法治化一流營商環境。推廣支持區塊鏈應用政策創新。營造良好的“信任鏈”網絡誠信社會。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云勇在《正確對待區塊鏈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提案中提到區塊鏈技術已從數字資產向票據管理、產品溯源、存證取證、版權保護、數據共享、智能制造、服務民生等多領域延伸拓展。正確認識和使用區塊鏈,將區塊鏈和云、大、物、移、智等IT技術深度融合,真正地釋放創新活力,才能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鞏富文今年再次帶來有關區塊鏈的提案。他在《區塊鏈助推社會治理大有可為》的發言中表示,區塊鏈可以實現社會治理數字化;可以提升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可以助推社會治理精細化,還將推動社會治理法治化。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