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雜記
【人間煙火】
做菜雜記
■ 姚勁松
2020年2月至3月底,由于新冠病毒和學校推遲復課,隔離和閑居在家,除了看書學習、打掃衛生之外,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做菜。做菜,一做而不可收拾,越做越上癮。每天都要去小超市和菜場轉悠,每頓都要做個新鮮菜,一天不做菜就感到生命中仿佛缺失了什么。
做飯經歷,可以上溯到初中,野炊活動,米、油、咸肉、菜擱一起加上水,放在搭的磚灶上用柴火燒,這是記憶中的做飯。
君子遠庖廚,讀書、工作,一直與廚房沒有緣分,母親在世時嘮叨,要學會做飯,要學會做菜,我置若罔聞,始終沒有積極去學。為了避免緊急情況下沒飯吃,我開發了三樣緊急菜,燉蛋、榨菜肉絲豆腐干、骨頭湯。
為了應急做菜,下載過很多APP,把APP打開,依葫蘆畫瓢,照視頻操作,但效果不佳,像一個認真聽課但不入腦的學生,經常交一份難看的答卷,菜的味道可想而知。
隔離,沒有飯可以蹭,閑居,意味著有時間,加上愛鼓搗鼓搗的興趣,條件成熟,火山爆發。
燉。最簡單的操作,也最實用。排骨湯、豬爪湯、骨頭湯,大火燒開,去掉沫,放上鹽、料酒、蔥姜輔料,用小火煨著,香氣四溢,溫馨至極。有了燉的食材,仿佛做生意有了本錢、做人有了底氣,可以放咸肉竹筍變成腌篤鮮,可以放黃豆變成黃豆豬爪湯,可以放粉絲變成粉絲排骨湯。
炒。有葷有素,身體健康。對付蔬菜,只有炒才是康莊大道。炒青菜,炒香菇菜心,炒木耳香干,炒青椒土豆絲,沒有什么蔬菜是不能炒的。油熱熟,將洗好的蔬菜倒入,一聲響油聲起,翻炒,擱鹽,翻炒,加水,加配菜配料,注意火大小。千萬不能蓋鍋蓋,一蓋,綠葉菜全黃了,只要不蓋,綠葉菜就像中國的股票,炒來炒去總是綠的。
煮。煮和燉的區別是什么?大概是時間長短而已。一般的湯都是煮出來的,羅宋湯、酸辣湯,一個是國外的湯,一個是中國河南的專利。有一年冬天在北京的河南小飯館吃過一次胡辣湯,難忘,吃得渾身暖和,仿佛春暖花開。嘗試做了羅宋湯,由于沒有牛肉,非常不成功,結果一個酸辣湯的視頻拯救了大兵瑞恩,秘訣在于鹽、醋和胡椒粉,有了這三樣,一個沒有牛肉的羅宋湯成功變身為中國河南的酸辣湯。
燒。我理解是炒和煮的結合,先炒后煮。比如紅燒肉、紅燒肉燒蛋、黃魚鲞燒肉。將肥瘦相間的肋條肉塊放入油鍋炒,鹽蔥姜料酒,老抽著色生抽加鮮,加水,加蛋或黃魚鲞,慢火煮,肉里的油脂慢慢滲出,菜漸漸地變得锃光瓦亮,煥發出智慧的光芒,于是我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值得注意的是,出鍋前加糖,提鮮,加了糖相當于考試的附加題也完成了。
燉、炒、煮、燒,一道道菜就上桌了,生活也就充滿了希望。
(作者單位:上海科技大學設備與資產處)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