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荷在心
【心中的風景】
有荷在心
■ 趙啟喜
夏日傍晚,漫步鄉間一隅,林間隱約傳來笛聲。循聲而去,才見那笛聲是從荷塘邊一亭榭內潺潺流出的。一路癡癡迷迷地聽著,不知不覺已來到一個長方形的荷塘。塘里長滿了茂密的荷葉,錯落有致,亭亭玉立,微風吹過,仿佛是一層層綠波在涌動,一股淡淡的荷香撲面而來。貼近荷塘,卻不見荷花,正感到有些失落,不遠處被風吹動如傘一樣碩大的荷葉下,竟冒出了一枝還未全開的粉紅的荷苞。我撥開荷葉,含苞的荷,露著尖角,在月光下猶如少女略帶幾分羞澀,讓人頓生憐愛。
自古名人多頌荷。大詩人屈原愛荷成癖,他在《離騷》中寫道:“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詩仙李白不僅愛蓮、頌蓮,而且自號青蓮居士。“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宋朝宋伯仁有《荷花》:“綠蓋半篙新雨,紅香一點清風。天賦本根如玉,濂溪以道心同。”北宋理學家周敦頤,一生酷愛蓮花,贊稱“蓮,花之君子者也”。我也愛荷,愛它的清麗多姿,愛它的素雅靈凈,更愛它內心的那份淡定。
裊裊娉娉開在光影中的荷花,是美在我心中的花。
晨曦,在波光蕩漾的湖面,那葉,綠綠圓圓,團團如蓋;那花,嫻靜時宛如處子,綽約里,又似凌波仙子。正午,微風淡淡,圓荷瀉露,仿佛滿蘸了星光的碧玉,流光溢彩。薄暮,斜暉脈脈,綠水悠悠,蓮葉又像一只雕花的青釉,氤氳蘊藉。它旁逸而出,暗香盈袖,透著淡泊和靜美。那一低頭的羞澀,一舉手的婀娜,如一闋清詞,高山流水。正如李商隱《贈荷花》詩云:“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上小學時,語文老師講過一個“王冕孝母”的故事。元朝畫家王冕,小時候家境貧寒,卻不懼酷暑烈日不怕蚊蟲叮咬,不停地學畫荷花,最后越畫越像,就跟真的荷花一樣。王冕潔身自守,人如荷花,專心作畫賣錢孝敬母親,流芳后世。
《西洲曲》里有詩句:“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夏日當空,玉蟬嘶鳴。提上小水桶,一路小跑到塘口,摘幾片荷葉兒,折成一個帽子,扣在頭上,遮擋烈日。順著水塘而下,水洼片片,小荷尖尖。褲管隨便扎幾下,袖口捋至肩膀系牢,找個剛刺破水面的荷丫,一手牽住它以防弄不見了,一手順莖滑到根,插進泥中,摸摸有無藕莖。如果探摸出果實累累,就以荷丫為圓心,挖泥筑起一圈泥墻,用手舀潑圈里的水出去,慢慢把藕周圍的泥刨掉,將一節節藕放進桶中,拎到清水處洗干凈。坐在塘岸的草叢上,雙腳踏在漫水的石板上,隨手拿起一根,張口一咬,脆中帶甜,滿口生津。再過一些時日,又能吃上蓮蓬了。陽光下,遠遠地看到蓮蓬如酒盅一般,綠瑩瑩的富有瓷器的質感。于是,裸著上身“咕咚”一下泅進水塘中,迫不及待地剝掉蓮子綠色的外皮,將潔白如玉的蓮米拋入口中,輕輕一咬,微微的薄脆,絲絲的清甜,就在口腔里蕩漾彌漫開來,慢慢地浸進身心,讓整個人兀自清涼爽怡起來。
“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則長長的雨季何患?”這是作家張曉風在《雨荷》中說的。世事紛繁,人心浮躁,倘若每個人都有一枝心荷,眼中就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風景。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不是么?憑一卷荷風,攜荷香一縷,采心香一瓣,與荷對語,歲月無言,纖塵不染,心心念念,定然活出清歡人生。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政府采購中心)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