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面包
【記憶】
打面包
■ 春寧
打面包,是童年流行的一項娛樂活動,也叫摔面包、搧面包。從名字看,似乎與吃的“面包”有相近“血緣”,其實扯不上多大關系。在兒時的塬上,我們不僅沒吃過真實的面包,連見都沒見過,因此沒有丁點兒對面包的想象基礎和空間。
這種游戲可能是從城市傳到鄉下的,具有誘人的市井范兒,“面包”兩個字帶著濃重的城市生活痕跡,也許是借鑒了與真實面包外形上的相象。在那個饑饉的年代,“面包”兩個字寄托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給口腹之欲極大的希冀。那時的大人們經常一本正經地調侃:“面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這是玩笑,也是支撐生活的信念。
打面包的“面包”是紙質的,用廢舊書報紙等折成。
越是物質匱乏的時代,人們的精神生活可能越豐盈。在沒有物質享受可以追求的情況下,便把心思和精力沉浸到簡單的游戲中,在這簡單中享受所能找尋的最大的快樂。
老師在課堂上講得不亦樂乎,我們已在課桌下將面包攥出了汗。等下課鈴一響,便沖出教室,拉開架勢玩起來。打的打,看的看,打的人神情專注,看的人急不可耐,似乎比打的還投入、還著急,恨不得取而代之。高聲叫好的,捶胸頓足的,互相指責的……不亞于一個小戲臺,蓬勃的生機和沸騰的嬉鬧足以撐破簡陋窄小的校園。個別時候因為丁點兒不公還會爭得面紅耳赤,甚至反目成仇,癥結不在于一個面包,而在于公認的規矩。人小規矩大。塬上人的誠實守信是從小養成、點滴灌注的,如同塬上生長的莊稼,一茬茬賡續傳承。
冬天會在凍實落的冰面上打面包,不小心很容易摔個四仰八叉,出溜老遠,在伙伴們嘻嘻哈哈的大笑中,拍拍屁股站起來接著打。偶爾也會不當心,把手指杵到地上,痛得齜牙咧嘴,但過了那一陣兒,終是抵不住誘惑,又說笑如常地打起來。一個小伙伴因用力過猛,把胳膊甩脫臼了,號啕如殺豬一般,但接好后不久照打不誤。在小孩子的心中,似乎真的沒有什么能夠取代對喜歡的游戲的沉醉。
小孩子玩性重,下地干活、放牛、割草等,只要不是大人盯著,便掏出隨身攜帶的面包忘情地打起來,等肚子餓了、該回家了,才想起該干的活還沒干。鄰居小伙伴,因沉溺打面包把自家的牛放丟了好幾次。我和弟弟去外婆家,走到半路玩起了打面包,七八里地的路走了將近一天,讓兩邊的大人擔心了一天。
打面包看似簡單卻不失機巧,蘊含不少竅門。有的伙伴往往能巧妙地找出對方破綻,以精準的力道讓地上的面包人仰馬翻。打面包也講究團隊精神,一下子不能將對方面包掀翻時,可以一個一個接力,持續擴大對方的弱處,幫隊友尋找可乘之機。在相互較量中,大家打面包的技術不斷提高,幼小心靈中真摯的情誼也在不斷成長,使清貧的童年生活充滿了絢麗的友情光彩。
打面包的游戲確實簡單,與現在小孩子們玩的智力拼圖、樂高積木、電子游戲等相比更顯平白無趣,但那時的我們卻玩得那么投入和癡迷,從中找尋到了難以言說的快樂和幸福。
一個小小的游戲,承載著一代人的童年記憶。在似水流年的時光深處,它早已固化為我們童年的一種商標,是童年的天真浪漫中最具回憶底料的情感亮色。
(作者單位:軍委后勤保障部采購管理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