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汽車產業筑底反彈結構持續優化
重慶汽車產業筑底反彈結構持續優化
本報訊記者吳敏報道近日,重慶市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新聞發布會傳出好消息:重慶市汽車產業已率先筑底反彈,結束了長達30個月的累計運行下滑,全面進入上行通道。此外,該市汽車單車價值已歷史性突破10萬元大關。
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副主任楊麗瓊介紹,今年3月份,該市汽車產業全面復工復產。4月份至今,產值、增加值持續實現當月兩位數增長。1-7月累計,順利完成“產值、增加值增速同步轉正”的目標任務,產值和增加值的增速分別達到0.2%和0.5%,結束了長達30個月的累計運行下滑,全面進入上行通道。1-8月累計,產值和增加值的增速提高至3.7%和3.5%。
尤其是在一系列中高端新品的帶動下,重慶市汽車單車價值已歷史性突破10萬元大關,產品結構也持續優化。3月份,林肯冒險家SUV在重慶下線,這是豪華品牌林肯首次在美國本土以外投產的產品。4月份,長城汽車永川基地生產的“長城炮越野版”上市,為原本就供不應求的“長城炮”皮卡再添旺火。5月份,上汽紅巖的重卡月銷量歷史性突破1萬輛,進一步鞏固在全國“工程之王”的領先優勢。6月份,長安汽車中高端SUV長安UNI-T正式上市并熱銷,是中國自主品牌第一款大規模量產上市的L3級自動駕駛汽車。長安汽車的逸動Plus、CS55Plus等新車型月產銷量連續破萬、一路飄紅,市場表現強勁。
據了解,重慶是中國重要的汽車制造業基地之一,汽車產業是當地重要支柱產業。目前,重慶已形成以長安系為龍頭、十多家整車企業為骨干、近千家零部件企業為支撐的“1+10+1000”產業集群,整體發展水平處于中國先進行列,新能源汽車產業已有較好基礎,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處于國內先進水平。
數據顯示,重慶有汽車生產企業41家,其中整車生產企業21家,改裝車生產企業20家,形成年產400萬輛的綜合生產能力;重慶汽車產品譜系較全,全面涵蓋乘用車(轎車、SUV、MPV、微客)、商用車(客車、微卡、輕卡、重卡、改裝車)等細分領域,本地汽車生產企業生產的汽車年產銷量保持在200萬輛規模。配套方面,重慶現有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931家,具備發動機、變速器、車身、底盤、內外飾等各大系統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汽車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超過70%。
因此,國內領先車企始終看好重慶汽車產業,紛紛加大在渝投資。3月份,長城汽車宣布,將在重慶永川基地追加10億元投資,在該市生產高端越野SUV。4月份,市政府與東風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支持東風汽車與小康集團在該市共同打造中高端新能源汽車項目;比亞迪20Gwh/年鋰離子電池璧山工廠第一條生產線的產品下線,極大提升了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本地供應能力。7月份,重慶市政府與兵裝集團深入洽談,共同推進實施長安汽車中高端品牌、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十四五”重大轉型升級發展項目;兩江新區與吉利控股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吉利高端新能源整車項目、工業互聯網總部暨數字化工廠項目落戶重慶。除此之外,川渝兩地正深化互信、加強合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力爭早日建成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
楊麗瓊表示,今年以來,重慶陸續出臺《重慶市汽車摩托車產業穩產促增實施方案》《重慶市汽車零部件補鏈強鏈實施方案》等指導性文件及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激勵措施、汽車摩托車制造業促銷穩產等專項政策,該市對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支撐能力進一步完善提升。
下一步,重慶將更加突出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品牌化主攻方向,力爭到“十四五”末期,進入中國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頭部陣營。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