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踢掉充電難這一“絆腳石”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正式通過
能否踢掉充電難這一“絆腳石”
■ 本報記者 孫冉冉
在日前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通過。《規劃》明確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技術路線選擇等方面的主體地位,更好發揮政府在標準法規制定、質量安全監管等方面的作用。
4項舉措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規劃》提出了4方面舉措。一要加大關鍵技術攻關。支持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深度融合,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互融發展。二要加強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快充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三要鼓勵國際合作。四要加大政策支持。強調自明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等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
據悉,2019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對比《征求意見稿》,記者發現目前《規劃》已公開的信息雖不多,但能看出有所調整,主要體現在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和在公共交通領域的推廣目標方面。
突破瓶頸,解決充電難題
“充電難”一直是阻礙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一大難題。為實現節能減排,促進汽車產業發展,近年來,我國對于促進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持續發力,陸續推出財政補貼、免征車輛購置稅、減免車船稅等優惠政策。各地也針對新能源汽車發出了減免停車費、不限行不限號、降低充電服務費等政策“紅包”。但即便如此,隨著財政補貼退坡,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自去年7月起也曾一度疲軟,產銷量連續多月下滑。直到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正式啟動,各地政府也陸續推出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政策,新能源汽車市場才有所回暖。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許多新能源汽車用戶都面臨著充電難問題。出租車司機賈師傅告訴記者,換了電動汽車后,充電慢問題讓他頗為煩惱。“過去用燃油車,幾分鐘就能加滿油,現在換電動車后需要等一個小時左右才能充滿電,太耽誤工作時間了。”電動汽車車主宋先生則向記者抱怨,雖然現在充電樁數量已經增加了不少,但外出游玩時仍然需要較長時間排隊充電,“更讓人郁悶的是有時還會遇到燃油車‘霸占’充電車位的情況。”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477萬輛,全國充電樁保有量達到138.2萬個,我國車樁比約為3.5∶1,距離《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中提出的接近1∶1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同時,充電時間較長、充電樁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也都困擾著新能源汽車用戶。
而《規劃》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方面進行了調整。《征求意見稿》提出,要“合理布局充換電基礎設施,加快形成適度超前、慢充為主、應急快充為輔的充電網絡”。而在《規劃》中則指出要建設以快充為主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由此可見,快充、換電這類新電動汽車充電模式越發受到重視。相信未來隨著這些新技術的發展完善,困擾消費者的電動汽車充電時長、電池安全等問題也會得到緩解。
實際上,近年來,多家國內相關企業都已開始了對這兩種新模式的探索。在前不久剛剛結束的2020(第十六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上,記者看到多家企業展示了這方面的新技術、新產品。例如順加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其整車、電池、能源補給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該公司相關工作人員還為記者介紹了換電模式相比傳統充電模式的優勢:換電站占地面積小;換電僅需幾分鐘,更加方便快捷;電池可進行集中低倍率充電,保證充電安全;消費者購買裸車價格更低,且更有利于保持二手車價值。廣汽則展出了“樹脂+催化劑+模版劑”三維結構的石墨烯快充電池。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種快充電池只需8分鐘就可充滿80%的電量。
《規劃》提到要給予公共充電樁建設財政支持,而這也是《征求意見稿》中所沒有的。這有助于進一步緩解公共充電樁結構性供給不足以及分布不平衡等問題。
公共交通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比例略微下調
《規劃》對新能源車在公共領域的推廣目標也進行了略微下調。《征求意見稿》中提出,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用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規劃》中改為“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諸多業內人士認為,調整后的目標更為理性和切合實際。
盡管當前,我國各地公交車新能源化的開展已經頗具成效,但據交通與發展政策研究所今年發布的《中國城市公共領域燃油汽車退出時間表與路徑研究》(以下簡稱《研究》),其他公共交通領域新能源車輛推廣進程仍非常緩慢。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出租車規模為140萬輛,但新能源出租車總量僅有7.72萬輛,僅占全國出租汽車總量的5.5%,而新能源物流車整體市場滲透率僅有約2%。《研究》預計,在全國75個重點城市中,燃油公交車和出租車最晚于2028年退出,燃油物流車和環衛車最晚于2032年退出。
阻礙新能源車在公共領域推廣的難題之一仍是充電難問題。此外,當前電動汽車性能尚無法滿足部分行業使用需求也是其推廣路上的一大“絆腳石”。不過,由于在公共領域使用新能源汽車,對私家車等其他領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和示范效應,從近期北京、深圳、海南等地發布的新能源車推廣相關規定來看,公共領域仍是新能源車推廣的重要“陣地”。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