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新能源車將成為主流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版)》出爐
到2035年新能源車將成為主流
本報訊記者孫冉冉報道近日,由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指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組織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以下簡稱“技術路線圖2.0”)正式發布。技術路線圖2.0預測,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成為主流,占總銷量50%以上,傳統能源乘用車新車均為混合動力車型,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左右。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李駿介紹,《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以下簡稱“技術路線圖1.0”)在2016年正式發布后,在支撐政府科技和產業相關規劃、引領行業技術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技術路線圖1.0發布以來,汽車產業內外部環境不斷發生變化,汽車產業技術進步日新月異,為了保障技術路線圖的科學性、時效性和引領性,同時為支撐我國面向2035新能源汽車規劃研究及汽車相關的“十四五”科技規劃研究工作,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于2019年5月啟動了技術路線圖2.0的修訂工作。技術路線圖2.0立足于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我國汽車產業發展,認識了我國汽車產業技術發展方向和趨勢,梳理了當前的技術短板,提出了面向2035年汽車發展動態愿景,制定了具有科學性、前瞻性、引領性的技術路線。“技術路線圖2.0的編制始終將前瞻性、系統性、科學性放在首位,同時兼顧了繼承性、開放性和公益性。”李駿表示。
據悉,技術路線圖1.0曾提出了汽車產業技術“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近年來,隨著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影響不斷加深,該趨勢也呈現出不斷強化、融合疊期、相互賦能的新特征。為此,技術路線圖2.0表示,新一輪科技革命正驅動汽車產業加速變革。汽車產品結構向綠色低碳、智能網聯方向轉型。一方面,汽車產品結構正由傳統內燃機占絕對主導的格局,進入到諸多技術并存的動力多元化時代,節能汽車技術與新能源汽車技術共同進步、有效組合;另一方面,汽車智能網聯化技術也發展迅速。同時,汽車產業價值鏈總量上升、重心后移。總量上升意味著汽車產業價值體量將整體上揚,帶來更大的價值和商機;重心后移則是指汽車產業價值內涵向服務端,尤其是出行領域深度擴展,產生巨大的發展空間。此外,汽車產業生態系統開源創新、開放融合。產業邊界不斷擴展且漸趨模糊,競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改變,呈現“多方參與、競爭合作”的復雜態勢。
據李駿介紹,技術路線圖2.0延續了總體技術路線圖+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的研究模式和研究框架,并將技術路線圖1.0的1+7布局深化拓展到2.0的1+9,形成了“總體技術路線圖+節能汽車+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汽車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充電基礎設施+汽車輕量化+汽車智能制造與關鍵裝備”的1+9總體布局。
針對上述9個領域,技術路線圖2.0提出了未來15年的發展目標。在節能汽車領域,提出了傳統能源乘用車油耗2025年達到5.6L/100km,2030年達到4.8L/100km,2035年達到4L/100km的發展目標。在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領域,預測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年銷售量將占汽車總銷量的50%以上,傳統能源乘用車新車均為混合動力車型。在燃料電池汽車領域,預測2030年到2035年實現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將大規模應用,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可達到100萬輛左右,2025年加氫站的建設目標為1000座,2030至2035年為5000座。在智能網聯車領域,2035年以后,高度自動駕駛和完全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車輛具備與其他交通參與者間的網聯協同決策與控制能力,各類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將廣泛運行于中國廣大地區。在動力電池領域,預計到203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總體基于國際領先,并形成完整、自主、可控的動力電池產業鏈。在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領域,2035年我國相關產品總體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乘用車電機比功率達到7kW/kg,乘用車電機控制氣功率達到70kW/L,純電驅動系統比功率達到3kW/kg。在充電基礎設施領域,到2035年將建成慢充樁接口1.5億端以上,含自有樁及公用樁;公共快充端口(含專用車輛)達到146萬端,支撐1.5億輛以上的車輛充電運行;實現城市出租車、網約車共享換電模式的大規模應用。在輕量化領域,預計到2035年燃油乘用車整車輕量化系數降低25%,純電動乘用車整車輕量化系數降低35%。在智能制造與關鍵裝備領域,到2035年預計設備OEE接口綜合效率比2020年提高10%,勞動生產率比2020年提高50%以上。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