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平臺”讓木里“羊肚菌”走出大山
【政采扶貧小故事】
“832平臺”讓木里“羊肚菌”走出大山
■ 本報記者 吳敏
這里是全國僅有的兩個藏族自治縣之一;這里有我國僅存不多的成片原始林區;這里還有最后的母系氏族村落——屋腳鄉;這里位于四川省西南邊緣,即使通了一部分高速公路,開車到成都也需要12個小時。這就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
木里,在藏語里的意思是美麗、遼闊、深遠。木里的山美水美人也很美,唯一不足的就是這里依然貧窮,是典型的“三區三州”貧困縣。
“2016年以前,我們這里最窮的農戶年收入僅有一兩千元。”木里縣財政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根據木里的交通不便,農戶散居但山貨豐富等特點,縣里確定了“要想富先修路”方針政策。
據了解,從2016年以來,木里財政投入農村公路建設資金達17.1億元,其中建成通鄉油路645公里,投入資金8.9億元,通村硬化路1267公里,投入資金8.2億元。按照脫貧攻堅鄉政府和村委會通硬化路的要求,實現了鄉鄉通硬化路和村村通硬化路。
“路通了,政府開始大力培育當地電商。”木里縣阿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海英介紹道,在當地政府的倡導下,2015年底,她注冊了一家以她丈夫名字取名的電商公司。此前,她在木里縣經營著一家線下店鋪,賣些羊肚菌、核桃、花椒等。
2016年之前,幾乎沒有快遞公司到木里縣開展業務,因為這里實在是太偏遠。“我們這里環境好,日照充足,山里的各種蘑菇品質都非常好。尤其是木里的羊肚菌遠近聞名,有檢測機構對木里的羊肚菌進行檢測,其氨基酸含量能夠達到22%,而其他地方的羊肚菌氨基酸含量平均也就17%。”陳海英說,那時候路不通,快遞公司也沒有,再好的羊肚菌也運不出去。
這幾年,隨著扶貧政策越來越好,木里縣的路修通了,順豐、圓通、申通以及郵政等快遞公司都在木里開展業務。尤其是像“832平臺”這樣的扶貧平臺更是讓木里的農產品有了出口。“從2016年剛開始做電商到現在,我們公司的銷售額從40萬元上漲到400萬元,凈利潤也從10萬元上漲到40萬元。”陳海英激動地說,電商發展起來后就帶動了貧困農戶脫貧致富。
楊華曾經是木里的一個貧困戶。他告訴記者,自從路修通了以后,他平時上山撿的野生菌,還有種植的羊肚菌都能賣出去了。陳海英這樣的電商定期會開車上山去各家收山貨。而且,現在賣給陳海英這樣的電商價格比以前要高很多。他家一共5口人,5年前的家庭收入僅有1萬元不到,現在能夠達到5萬元左右。“我們只要有山貨就有電商平臺來收,只要勤勞,生活就越來越好。”楊華開心地講到。
為何陳海英的收購價格能夠比其他電商更高?“我們從農戶收購羊肚菌等山貨,就上‘832平臺’這樣的扶貧平臺售賣,因為這樣的扶貧平臺沒有任何費用,給到農戶的價格就會更高。”陳海英說。
陳海英和楊華的故事只是一個縮影。近年來,木里縣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產業優勢,多措并舉,精準發力,采取“五個堅持”同步走策略全面推動電商扶貧工作。即:堅持扶貧導向,健全電商扶貧公共服務體系;堅持品牌引領,提升藏區農特產品品牌價值;堅持市場運作,推動農村特色產品上行熱銷;堅持依托平臺,拓寬高原特色產品銷售網絡;堅持人才培訓,助推農村電商扶貧創新發展。木里電子商務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轉變,為藏區群眾增收致富開辟了新路子、鋪筑了新門路。2018年9月25日,木里成功申報商務部“2018年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2020年2月18日,木里退出貧困縣。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