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聚焦綠色發展全力支持生態扶貧
安徽:聚焦綠色發展全力支持生態扶貧
本報訊 “十三五”期間,安徽省財政廳堅持將生態保護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通過實施生態補償、生態產業、生態環保等措施,將財政支持生態保護建設與貧困群眾脫貧增收同布置、同推進、同落實,發揮生態優勢,把“綠水青山”轉換為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該省具體做法是:
加大生態扶貧投入。堅持生態投入向貧困地區傾斜,“十三五”期間,中央和省級財政直接投入林業生態保護資金95.3億元,其中安排32個貧困縣41.2億元,占全省比重達43.2%,持續支持貧困地區實施國土綠化、森林撫育、退耕還林、濕地保護等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創新生態資金使用方式,為生態保護地區群眾著力創造創收機會,吸納貧困人口通過參與生態工程建設實現就業增收。
支持生態補償扶貧。開展貧困地區生態補償試點,加大對貧困縣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力度,健全公益林補償標準,并采取獎補方式鼓勵市縣繼續提高標準。做實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并向全省推行,支持貧困地區“把生態保護好,把生態優勢發揮出來”,如新安江利用優良水質發展“泉水魚”產業,成為我國首個純漁業農業重要文化遺產,年產值近5億元,帶動近4000名群眾脫貧。健全生態護林員制度,累計投入資金5.8億元,選聘2.2萬名建檔立卡貧困戶擔任生態護林員,人均年補助8000元,有效帶動6萬余名貧困人口脫貧,實現“一人護林,全家脫貧”。
支持特色產業扶貧。中央和省財政直接投入2.5億元,支持油茶和薄殼山核桃產業扶貧。貧困縣將油茶和薄殼山核桃林產業扶貧任務納入貧困縣涉農資金統籌整合試點項目任務清單,從專項扶貧資金或整合涉農資金中統籌安排產業發展資金,為山區貧困群眾脫貧增收建立長效機制。統籌各級各類財政資金,多渠道支持現代林業示范園區、林下經濟、苗木花卉、集體林權制度“三權分置”和“三變”改革試點,大力推進林業“四帶一自”模式和產業融合發展,提升林業產業綜合效益,多途徑增加貧困戶收入。
支持生態環保扶貧。大力支持貧困地區加快解決突出環境問題,鞏固提升生態資源優勢,持續增強綠色發展潛力,推進生態扶貧工程。落實《關于生態環境保護助力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性文件,加大生態環保專項資金向貧困地區的傾斜力度,統籌安排7億元,實施以農村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為主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覆蓋全省4000個村莊,持續改善農村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增強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中國政府采購報,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LIZHENG
點擊排行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我國政府采購領域第一份“中”字頭的專業報紙——《中國政府采購報》已于2010年5月7日正式創刊!
《中國政府采購報》由中國財經報社主辦,作為財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服務政府采購改革,支持政府采購事業,推動政府采購發展是國家和時代賦予《中國政府采購報》的重大使命。
《中國政府采購報》的前身是伴隨我國政府采購事業一路同行12年的《中國財經報?政府采購周刊》。《中國政府采購報》以專業的水準、豐富的資訊、及時的報道、權威的影響,與您一起把握和感受中國政府采購發展事業的脈搏與動向。
《中國政府采購報》為國際流行對開大報,精美彩色印刷;每周二、周五出版,每期8個版,全年訂價276元,每月定價23元,每季定價69元。零售每份3元。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可以破月、破季訂閱。
歡迎訂閱《中國政府采購報》!
訂閱方式:郵局訂閱(請到當地郵局直接訂閱)